答司马谏议书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理解作者对变法中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4、了解作者及“书”的文体特点。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练习反馈
二、自学讨论
(一)相关链接
1、关于王安石: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被封为荆国公。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文中对司马光加给他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2、关于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曾写信反对王安石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3、关于文章题目:
“答”即“答复、回复”的意思,“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