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 文
课 题
水调歌头 中秋
班级
小组
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审核人
授课
时间
序号
导 导 案
学 案
1、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用双色笔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3、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4、(1)听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和字音。(2)两人小对子,互读诗歌并交流读后感受。(3)个人PK和小组PK。师生评议。(4)全班齐读。
5、根据课下注释概括这首词的大意。
6、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7、合作研讨: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8、 展示讲解: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9、同学们在自己相应的组栏内完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检测自己,必须自己认真完成。
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使用说明
1、课前预习要多读、多写、多查;
2、自学探究,(参考时间20分钟):结合课本完成导学案;
3、合作探究(参考时间25分钟):先小组学习再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3、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预 习 案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
1.了解作者:苏轼,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 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 派的代表,如 。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为“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苏轼因在朝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任密州太守。而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子由)长达七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因此写了这首词。
(二)预习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搜集咏月诗词(不少于三句)。
2、注音:
阙( )琼( )不胜( )
绮( ) 婵娟( )
3、解释:
达旦: 兼怀: 几时: 把酒: 宫阙: 何年: 乘: 归去: 琼楼玉宇: 不胜: 弄: 何似: 朱阁: 绮户: 无眠: 不应: 恨: 何事: 全: 婵娟:
探 究 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