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传统杂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正在运动中的人物动态,初步掌握用圆塑的办法表现人物整体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感和首脑协调能力。
2、情感目的:学习传统的民间名俗文化,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感悟民间美术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泥工技法构思、创作、塑造运动中的杂技人物。
教学难点:
对人物动态进行生动合理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设计
(1)激情导入
教师进入课堂,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教师模拟表演一些简单的杂技动作,如头顶篮球等,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导入新课。
(2)欣赏观察,认识杂技。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杂技表演节目或展示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知观察人物形象及动态美感。
教师简单讲解运动中人物的动态特点。
教师示范用泥巴或彩泥塑造动态人物的造型和特点过程和方法。
eq \o\ac(○,1)构思:构思塑造的人物动态及形状。
eq \o\ac(○,2)塑大形:用泥巴塑造出构思人物的大体形状。
eq \o\ac(○,3)塑细部:在大形的基础上塑造细部。
eq \o\ac(○,4)整体检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