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危险源管子制度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明确辨识与评估危险源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以及建档监控,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所有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及工作环境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工作。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处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负责监督检查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考核,并按照要求将重大危险源向安监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3.2 各部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负责对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危险源辨识、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向生产技术处报备。
3.3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机械、电气、工艺、安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价、控制工作。
3.4 总经理批准“重要危险源清单”。
4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健康损害:可确定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5 工作程序
⒌1危险源辨识
⒌⒈1危险源的分类
⒌⒈⒈1物理性危险源
——溜滑或不平坦的场地;
——高空作业;
——高空物体坠落;
——作业空间不足;
——未考虑人的因素(例如工作场所设计未考虑人因);
——手工搬运;
——重复性工作;
——陷阱、缠绕、烧伤和其他因设备产生的危险源;
——在旅行时或作为行人,无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生产经营场所或位置的运输危险源(与运输工具
的速度和外部特征以及道路环境相关联);
——火灾和爆炸(与易燃物质的数量和性质相关联);
——可造成伤害的能源,如电、噪音、振动等(与所涉及的能源的数量大小相关联);
——能快速释放并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储存能量(与能量的数量大小相关联);
——能导致上肢失调的频繁重复性任务(与任务的持续时间向关联);
——能导致体温过低或热应激的不适热环境;
——造成员工身体伤害的暴力(与施害的性质相关联);
——非电离辐射(如光、磁、无线电波等)。
⒌⒈⒈2化学性危险源,因以下情况而危害健康或安全的物质:
——吸入烟雾、有害气体或尘粒;
——身体接触或被身体完全吸收的有害物质;
——过期食品或影响安全健康的食品;
——物料的储存所带来的危害。
⒌⒈⒈3生物性危险源
——受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品;
——处理皮革可能吸入的病毒、过敏源。
⒌⒈⒈4社会心理危险源
侥幸、冒险、麻痹
精神状态不良
工作量过度
烦躁、
恐吓等
其他由工作场所外部因素引发的心理危险源。
5.1.2辨识依据
a)国家、省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b)根据有关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5.1.3辨识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资料、面谈、集中讨论进行危险源辨识
5.1.4辨识过程
5.1.4.1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全体员工应参与危险源的识别,成立相应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小组:风险评价前,由生产技术处牵头组成风险评价小组,负责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机械、电气、工艺、安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司工会负责人组成,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5.1.4.2划分作业活动
划分作业活动时应符合职工作业习惯和客观现实,将其看作一个有始有终的独立小系统。划分的方法有:
--按生产流程阶段名称划分
--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
--按工艺装置控制名称划分;
--按作业区域名称划分;
--按劳动组合名称划分。
a)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工艺(活动),并画出工艺(活动)简画,确定每一工艺相对独立的工序(活动);
b)围绕相对独立的工序(活动)(包括进入工作场所的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中相应设备,细分相应的活动,并针对这些活动分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情况,从人、机、物、料、环五个方面去进行辨识,辩识各项活动(设备设施)存在的带能量的物质、使用到的有害物质,能量释放可能对人产生的伤害类型等;
c)填写《危险源调查与风险评价表》,报公司生产技术处审核备案。
5.2 风险评价
5.2.1评价方法
通过定量的评价方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定量评价主要采取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评价公式:
D=L*E*C
注:D——危险性分值
L——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可能性(概率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必然出现
10
相当可能
(本公司每年数次出现)
6
可能,但不经常
本公司曾出现过
3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公司未发生过,听说过这种事情,管理状态欠佳)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公司未发生过,听说过这种事情,管理状况较好)
0.5
极不可能
(很少听说过这种事情)
0.2
实际上不可能
0.1
b) E——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
(与危险源接触的频率)
分数
连续暴露
(连续接触)
10
每天数次暴露
(每天数次接触)
6
每周数次暴露
3
每月数次暴露
(每月数次接触)
2
每年几次暴露
(每年几次接触)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非常罕见地接触)
0.5
c) C——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值为1~100之间,如下表:
危险程度(可能后果)
分数
重大伤亡事故(伤亡3人以上);
财产损失300万元以上;
100
伤亡事故(伤亡1-2人);
财产损失100万—300万;
40
永久的全残,有严重功能障碍;急性中毒;财产损失50万—100万;
15
重伤,长期接触引起慢性中毒;
财产损失1万—50万;
7
轻伤,有轻微功能障碍;轻度毒害;
财产损失1千—1 万;
3
轻微伤害,未构成轻伤;
财产损失1000元以下。
1
d) 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总分在20分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总分在320分以上是高危险分值,应立即改善;总分在160~320分之间,属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总分在70~160分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
分值
危 险 程 度
风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可能继续作业
Ⅰ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Ⅱ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Ⅲ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Ⅳ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Ⅴ
5.2.2 确定危险源级别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确定和评价。把D≥160的风险规定为一级风险,把70≤D<160的风险规定为二级风险,把D<70的风险规定为三级风险。把一级风险规定为公司的重要风险(重要危险源),二级风险规定为各部门的重要风险。一级风险(重要风险)将是公司和下属单位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三级风险规定为一般风险,为可承受风险。
5.2.3评价过程
各部门成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在公司指导下根据本部门填写的《危险源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