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的宪法意义分析
国旗在宪法教科书中却几乎是一笔带过,宪法教学也少有关注,更不用说专题讲授了。研究较深刻的宪法文献如羚羊挂角,探讨焚烧国旗与表达自由的,倒是不乏有品质的论文。许崇德教授在其经典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中,也只是用白描式的叙述,简略地介绍了五星红旗产生的历史。①国旗的宪法意义果真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粗浅,太过微小,只需寥寥几句就能说清?抑或阅读宪法文本,就能一目了然,根本无需泼墨?本文尝试着梳理出国旗的如下宪法意义。
一、统一国家之象征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我国出现极晚。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国旗是国际交往中的国家识别符号,是基于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而派生的。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乃中央帝国,既不需要外交,也不愿意与其他蛮夷小国平等相处,所以,中国人没有国旗观念。②另一种认识是,国旗的出现却不与国家相伴,也不是国际交往的缘故,而是与公民意识、尤其是主权意识的形成有关。上述两种解释,由表入里,恰好映衬出中国人对国旗的认知过程。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国家形态早已具备,无论是用韦伯的国家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权,还是马克思的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