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暨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经济工作会议,既是一个年度性的工作安排和总结,也是2017年开门红的安排和部署。稍后,XX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就经济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总结2016年工作,增强争先进位的底气
2016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牢牢把握“1234”工程不动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总结2016年成绩,可以归纳为交上了“两张答卷”、实现了“四个突破”、取得了“六个成效”。
两张答卷:一是稳增长交了满意答卷。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们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6亿元,增长9.4%;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4亿元,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13%。(11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两项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二)。二是项目观摩交了满意答卷。四个季度观摩拉练,我们都有看点、有重点、有亮点,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四个突破:一是龙头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万华秸秆综合利用生态产业园、亚丹生态家居、亚飞新材料、弘信电子、伟德线路板、恒生源锂电池等绿色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大项目相
继签约落地,产业链龙头引进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资本市场建设实现新突破。2016年策划融资项目28个,通过银行审批贷款68.5亿元,为建区历史之最;发行了我区首只企业债券,完成融资7亿元;2016年12月27日,天华新材料成功挂牌“新三板”,实现零突破。三是PPP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2016年,我区2个项目入选全省首批PPP示范项目。其中,电路板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完工,XXX文体中心已动工建设。四是新城建设取得新突破。“五馆一中心”动工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公安办案中心相继建成,XXX公园(一期)、招商中心、金融中心投入使用,道路、桥梁、游园、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六个成效:一是产业链招商有成效。全区共引进签约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125.5亿元,主导产业37个,占比85%,其中机械电子类26个,绿色建筑建材类11个。二是行政审批服务有成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实行中介服务“一卡通”,政府买单“零收费”,全年减免24家企业中介服务费130多万元。三是重资产建设有成效。我们的三大重资产——绿色建筑建材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电路板产业园主体工
程建设全部完成,成为全市重资产建设的“标杆”。四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成效。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9%。荆钟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内相继开工建设了竹皮河、江湾河生态治理、彭墩大道和牌楼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镇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水电气配套、通讯网络“四个全覆盖”。五是城市建设管理有成效。完成了象山大道、荆门北高速出入口综合整治,扎实开展“三无”小区和背街小巷等“五项攻坚”,“创卫”顺利通过国家暗访检查,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六是民生福祉保障有成效。年初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落实,全年民生累计支出近9亿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近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全年脱贫2362户8076人,7个村完成脱贫“销号”。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二、直面问题,抢抓机遇,坚定争先进位的信心
1.问题必须面对。一是必须正视争先进位但支撑不足的问题。区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和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的战略目标,
我区要实现上述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同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县市区有差距(2015年,全省一类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数396.7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均数25.97亿元,外贸出口平均数2.46亿美元,而2015年XXX上述指标分别为284.2亿元、20亿元、8700万美元);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低于年初预定目标(2016年年初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重点项目投产少,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二是必须正视财政增收放缓与支出快速增长的问题。一方面,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比调整预算11.8亿元短收1.2亿元,可比增长仅为1%,为近几年来最低增速。另一方面,政府主导投资稳增长,扩大了资金需求;民生政策提标,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公务员津补贴、公车改革补贴、生活补贴等政策落实,资金需求刚性攀升。三是必须正视城镇化率较高但质量不高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由56%提高到69%。快速的发展掩盖了城镇化快而不精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四是必须正视扩大消费与消费外流的问题。虽然我区在促进扩大消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万华城、银河中心、白云广场、华铭广场等城市商业综合体相继建成,圣境花谷、欢乐世界游乐园如期开园,但是优质楼盘供给少,高端消费选择少,休闲娱乐空间少,造成了大量的消费外流。
2.压力不容回避。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
3.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小石膏矿、小煤矿要全部关停,开展“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承接市级战略的压力。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三大定位、三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我区作为中心城区,无论从发展贡献上,还是创先争优上,继续争当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压力巨大。三是风险稳控的压力。我区建筑工地、交通、磷化工等领域风险点较多,涉及面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完成五大棚户区改造,处理好群众利益诉求,维护全区和谐稳定大局的压力很大。四是绿色生态发展的压力。新《环保法》的颁布,对企业的环保要求和标准越来越严格。此次中央环保督查组下沉到荆门检查,让我们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绿色生态发展的压力。
4.机遇必须抓牢。已经结束的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很多积极的政策信号,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重大机遇。一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绿色建材的机遇,大力发展绿
5.色建筑建材产业。二要抢抓全市实施“中国农谷”战略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农业综合体项目,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中国农谷”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三要抢抓全市整合调整物流业布局的机遇,加快建设XXX大道现代物流产业带。四要抢抓荆钟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建设的机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突出重点,务实重行,展现争先进位的作为
2017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推进“1234”工程,加快转型升级,促进跨越发展,为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而努力奋斗。主要预期目标是: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高于全省同类县市区平均水平。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做好今年工作,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这里,我着重强调六个方面: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落实
1.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去产能方面,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和法治的办法,大力度推进磷化、农产品初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兼并重组。今年,我们要重点支持洋丰集团兼并重组科阳公司,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装备制造、优势农产品流通等领域转型;支持凯龙集团与龙焱能源科技合作,新上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项目,向绿色建筑建材等领域转型;积极促成众和纺织与稳健医疗深度合作,支持众和新上医用、民用纱布和棉布生产线。在去库存方面,抓住中心城区棚改机遇,积极推行货币化安置,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在去杠杆方面,大力推广PPP融资,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支持企业股权融资、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加强对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引导,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解决政府、
企业、居民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在降成本方面,多方出击打好“组合拳”,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实施中介服务“一卡通”,政府买单“零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实好中央省市减税、降费等相关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减负松绑”,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在补短板方面,我们既要补硬短板,也要补软短板,既要补发展短板,也要补制度短板。2016年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快补齐短板奋力换道超越的实施意见》,并下发了《XXX区补齐思想观念短板行动方案》等十个专项行动方案(补齐思想观念、产业竞争力、城市能级和品位、交通物流、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民生保障、改革落地、全面从严治党短板),制定了重点项目清单。今年重点是要抓好督办落实,不能将文件束之高阁。要实行“一季一调度,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督促各地各单位切实担负起补短板重任。
2.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将“三农”工作放在优先的位置,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积极推广“一高三新”,因地
3.制宜推广“林下跑跑猪”、“稻鸭共育”、稻虾鳖立体种养等高效种养殖模式;打好生态牌、富硒牌,做大栗溪茶油、“仙居红”有机蔬菜等特色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3个。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保障民生工程来抓,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守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要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争创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0家。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综合服务超市20个。三要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围绕荆钟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加快建设南方黑芝麻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农谷国际会展中心、彭墩现代农业物流园、万亩智慧农业示范园、万亩高产农业示范片等重点项目,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循环示范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四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依法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土地股份合作改革试点,启动仙居河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全区复制推广“五种模式”。鼓励“合作社+金融”等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完善粮食银行“四代一换”粮食流通运作模式。
4.积极推进消费升级。顺应品质消费时代的新趋势,大力
5.发展城市经济和乡村旅游。一要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建设。抓住棚改机遇,着力打造文化宫荆门历史文化第一街等特色街区,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城市综合体和高端住宅项目,满足人民多元化的吃住购需求。二要加快推进XXX大道现代物流产业带建设。重点推进传化荆门公路港、一马光彩大市场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三要加快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带建设。重点推进圣境山、青林寨、插旗山等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满足城区居民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四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纤网络到村全覆盖,打通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积极参与“荆门E点通”APP开发,为居民提供移动端公共服务。
4.全力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一要全力争创唯一。树立“既要争第一,也要创唯一”的思想,依托万华最大的秸秆生产基地、宝源木业亚洲最大的OSB生产线、龙焱科技全国唯一一体化生产碲化镉光伏组件玻璃幕墙等重点企业,在新型绿
5.色建材制造上争创全国唯一。二要努力做大存量。促进凯龙、天瓷电子、恒生源、辰澳科技等一批企业释放产能形成增长点;实施技改项目50个以上,促进众和、稳健等一批老企业扩能技改形成增长点。三要强化科技创新。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确保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在全市前列。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商标战略,力争新增注册商标900件、知名商标45件、著名商标10件、湖北名牌产品1个。四要加快发展新业态。抓住XXX区被列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的契机,加快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力争电商交易额增长35%以上。
(二)围绕招商引资抓落实
1.在完成招商任务上要有新突破。今年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力争引进绿色建筑建材亿元项目25个以上、电子信息亿元项目30个以上,绿色建筑建材、机械电子两大招商专班要各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8个,四个招商小分队要各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2个。19个招商引资零效果席和7个签约席单位,一定要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力争2017年有招商引资任务的单位都坐完成席、先进席。
2.在主攻方向上要有新突破。锁定工业领域。必须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始终把工业项目引进放在第一位,通过工业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经济增长。锁定龙头企业。我们今年主要任务就要招大引强,两大主导产业招商专班要锁定3-5个可对接的行业内或产业内龙头企业。紧盯恒隆汽车、江苏弘信华印、厦门弘汉光电、惠州硕贝德科技、顺德锡山家具、广州诗尼曼家具、广州天之湘集团等重点项目,力争尽快签约。锁定重点区域。要认真梳理各地域产业发展情况,研判产业转移趋势和重大项目投资意向,一定要找到对接区域、对接产业、对接客商的兴奋点,开展有针对性招商对接,要将华南、华东、东北、京津冀作为重点招商区域。
3.在招商方式上要有新突破。狠抓依托基金公司招商。要加强与各类基金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基金公司掌握的招商资源,准确了解各类投资企业的投资意愿,获取有价值的招商信息,提高招商质量和成功率。鼓励各类基金公司在我区进行投资,同等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力争成立1-2个产业基金。狠抓重资产招商。在坚持“六个必须”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两个一”的要求,即:要有“一张图”,编制重资产建设规划图,明确规划选址和聚焦的具体产业;要有“一张表”,明确重资产建设项目产业、企业、责任人、开工竣工时间。加大重资产
建设力度,全年拟计划融资25亿元,新建重资产100万平方米。狠抓产业链招商。要紧紧围绕绿色建筑建材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在绿色建筑建材产业上,着力补强从基材生产(OSB板、禾香板、木塑板三张板)——板材精加工——绿色环保板式家具生产——智能化家具的全产业链;在电子产业方面,全力打造从电子基础材料生产--电子元器件加工--电子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围绕项目建设抓落实
1.扩大“投量”。要积极“争”。积极主动对接省、市战略,加大汇报争取力度,力争更多普惠性项目、政策性资金投向XXX,力争一批重大项目纳入省、市计划笼子。要积极“引”。在项目引进上,切实做好“三个转变”,即由简单的承接产业向战略合作转变、由单纯引入资金向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转变、由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转变。对已签约的项目,要加快开工;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建成;对已建成的项目,要加快投产。
2.优化“投向”。引导各类资本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一批可持续、有效益的新产能。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以绿色建筑建材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投资32亿元的万华板业、投资10亿元的弘信电子、投资10亿元的龙焱科技等龙头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亚丹衣柜、亚飞新材料、伟德电路板、久祥电子、新美宝电子、智光汇、金润鼎盛等一批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同时加快推进杭萧钢构、中建PC、北建华海木结构等项目建设,实现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的重大突破。二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加大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