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人: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19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引导学生在解决有关行程问题及类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解决相遇问题,更要让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准确合理地运用线段图表示相关信息,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生圈、画信息和关键词,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已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在本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学生掌握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并能运用简单的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协同交流,运用乘法分配律,自己总结出“速度和×时间=路程”这一新的数量关系式,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助学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4×(5+12) 50×25×2 64×64+64×36
2.解决问题。
苗苗从家走到学校需要5分钟,她每分钟走75米,从家到学校相距多少米?
(先画出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课上互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苗苗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5分钟到达学校,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用到哪个数量关系式呢?(速度×时间=路程)
像这样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的问题,在数学上叫做行程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协作交流
探究活动一:
今天聪聪和苗苗约定好去少年文化宫,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题目,请同学们自己读题,用直线画出已知信息,用波浪线画出所求问题,然后和同伴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2.要解决两人的家相距多远?你觉得哪些词是关键词呢?请你用红笔圈出来。
(板书: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正好相遇)
3.你能用手势简单的解释“两人正好相遇”吗?
我们把像这样,两个人或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在途中相遇的行程问题就叫做“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进而理解“相遇”的含义。
4.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
出示活动要求:
(1)请你认真思考,尝试用线段图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
(2)和同桌轻声说说你是怎样画图的,你的线段图中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
5.经过大家的讨论,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请小组汇报分享。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成果?
预设:
聪聪家 少年宫 苗苗家
6.同学们还有其他的画图方法吗?老师有和大家不一样的画图方法(微课展示)。并请孩子们互相说一说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找关键词、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为后面的解题打下基础。
7.你能结合刚才的分析过程列式计算吗?
先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轻声说说你的算式里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1)75×5+60×5 (2)(75+60)×5
=375+300 =135×5
=675(米) =675(米)
第一种算法:
两家相距的路程正好是他俩5分钟所走的路程和。用聪聪5分钟走的路程加上苗苗5分钟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
第二种算法:
先算两人1分钟共走的路,再算两人5分钟共走的路程。两人每分钟所走的路程和(速度和)乘相遇时间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
8.小组汇报,一人讲解,一人板书。(老师补充)
9. 对比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把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写成等式看一看符合什么规律?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