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及其田园诗
摘要
本文试图用传统的社会学方法为主,以心理学方法和文化研究方法为辅,探讨陶渊明田园诗的贫民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陶渊明长期在农村与农民为伍,这使他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对农民有更多的同情,因而他的思想和行为就少了一份士大夫的文雅与风流,而多了一份田园的质朴与清新。志不得伸的痛苦,志性自然的个性,又促使陶渊明接受了道家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平心静气地把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和理想归宿,把自我融入田园中。他的灵魂与田园密不可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而他能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述淳朴自然的生活与心情。其诗歌结构浑融一体,描写景物,神与物会而少夸张铺饰。选词造句看似信手拈来,却用心良苦。
关键词:生平,思想,诗情诗境,形式技巧
Abstract
The thesis tries to search the character of Tao’s idyll that is close to common people by using the sociologs method mainly and the psychology method and research method secondrily.
Yuanming-Tao spent more of his time in living with peasants. It made he known more about peasant. It made him know more about the countlyside. It made he place more pity on peasant. So Tao’s thought and activity approach nature,and with little nobility. Mean while,not realizing his idea lead him to taoist school and pursuit of freedom. He considered contryside as empire and addicted himself into it. There is no space between himself and countryside,so he can describe the nature countryside and emotions in simple words,which seems at his ease, but in fact he gave a lot of care on it. The structure of Tao's poetry is cynical.
Keywords:experience and idea, farm and art, emotion and scene, myself
目录
前言 1
一、 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介绍 2
(一)、穷途多厄 2
(二)、内道外儒的思想 3
二、陶渊明的诗情与诗境 5
(一)平心静气 5
(二)有我之境 6
三、田园诗的形式与技巧 7
(一)融合性结构 7
(二)描写技巧传神会意 8
(三)描写景色清新自然 9
(四)语言清水芙蓉 10
结束语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陶渊明出身于官宦家庭,陶渊明出生时,他的家庭己衰落,加上他12岁丧父,以至一生下来就过着贫穷的生活,日常生活中也雇不起仆人,生计也成了问题,不仅如此,陶渊明在仕途上不得志,生活中也很不顺心,陶几次徘徊于仕隐之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陶渊明,为了谋得生存的物质,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先后出为州祭酒、镇军参军,以后又担任过建威参军、彭泽令。义熙元年八月辞去彭泽令后,他一直隐居农村,因而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与农民为伍。逐渐接近社会底层,这使他对农村有更多的了解,对农民有更多的同情。贫困的生活又迫使他不得不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且也改变了他对劳动的看法。隐居农村,陶渊明交往的大多是他的邻曲,而非达官贵人。长时间的潜移默化,陶渊明的思想和行为,也就少了一些士大夫的文雅与风流,从而多了一份田园的质朴与清新。志不得伸,又促使他接受了道家回归自然、向往自由的思想,把田园当作理想王国,把自我融入田园。田园成了他的生活氛围和审美对象。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他受家庭传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入世思想。陶渊明的家世衰微和人生多厄,再加上志性自然的个人气质,促使他亲近道家思想,表现出内道外儒、先儒后道的人格类型。陶渊明内道外儒的人格类型,促使他最后平心静心地接受了田园和田园生活,并且带有几分淡泊与悠然地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不仅如此,他还把田园风光作为官场和社会的对立物而热情讴歌。他把自我融入田园中,田园成了诗歌的终极本体。陶渊明在自我的对象化中完成了对田园的描绘,他的灵魂与田园密不可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人生经历和情感结构,深深地影响了他诗歌的形式表现。陶渊明把自己融于田园中,把他的理想情感都投注在描写之中,因而所有的田园和田园生活都带上了作者浓重的主观情感,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离,从而抒情说理与记叙描写浑然一体,其诗歌结构是融合浑成的。
本文试图从陶的人生经历和生存状况,揭示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而又浑融一体的特色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介绍
(一)、穷途多厄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认为名潜,字渊明 = 1 \* Arabic 1。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其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2。陶渊明的享年历来众说不一,今人逯钦立先生多方考证,认为六十三岁的说法是可靠的,本人认同逯说3。陶氏一族因陶侃军功显著而跻身官宦之家,但并不是门阀世族。温峤甚至骂侃为溪狗,而且到陶渊明时,家庭已经衰落,加上他12岁丧父4以至“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5,贫困与陶渊明一同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东晋孝武帝十六年辛卯,诗人二十岁时,结发妻子去世,生活刚刚开始,就给了他一个沉重打击。陶渊明生性喜爱自然,在自况的《五柳先生传》中说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正由于这种性格,“初辞州府三命”,又正因为这种境况,我们的诗人不得不放下他高贵的自尊,为养家糊口,趋俗同流,因而于东晋孝武帝十八年癸巳,出为州祭酒6,但又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时时逼迫着诗人,对于一个“郗谷冬陈,瓶无储粟”的破落家庭,失去了生存的依靠,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尽管陶渊明并非出自豪奢之家,但诗人又缺少一种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存手段和技能,因而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扭曲自己踏上仕途。晋安帝隆安二年,出仕为镇军参军7,晋安帝五年,陶渊明从军幕乞假归家,本年冬,丧母。晋元兴三年起服为建威参军,任此职前,曾来往于江陵、柴桑两地。晋义熙元年八月补为彭泽令,但又“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曰“解印绶去职”8,从此以后,屡征不就,如“义熙未,征著作郎不就”,他那渴望自然的怀抱终于得以实现,少壮时所有的雄心壮志到此时都快平息了。诗人把全幅的生命与热情都倾注在浔阳江畔的那片热土上,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正当诗人把农村田园作为自己的理想归宿时,一连串的打击又不期而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写道: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俯仰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心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如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诗人的晚景困窘,由此可见一斑。与诗人仕途上的挫折相联系,陶渊明的家庭情况每况愈下,他自称“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郗谷冬陈”,他从最初拥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的富裕农民到“夏日长抱饥,冬寒无被眠”的贫困农民,以致最后沦落为一个“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乞食》)的乞丐。在这一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历程中,陶渊明深切地体验了在社会底层的农民阶级的艰辛,并且以他那自传式的诗篇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据古直先生《陶靖节年谱》,晋元兴二年,28岁时,诗人开始自耕,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为证,其后的《移居二首》又道出了自身躬耕的情况。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此役。弊庐何足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此时陶渊明已把田园看成理想的归宿,纵情享受农村那种朴素闲适的生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农村生活和劳动锻炼,“渊明的思想感受,也受到了一定的陶钅容和洗炼”9四十六岁所作的《庚戌岁九月中获早稻》曰: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此时劳动成了诗人生活的一部分,诗人也成了田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诗人最后十年,因各种天灾人祸的打击,贫病交加,死时,“家贫无役,家苦荼毒”(《宋书》本传)。由以上约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点:一、陶渊明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隐居,出仕的时间很短,所得的官职也不高。二、陶渊明始终与穷困为伍,生活上并不充裕。三、他去过的地方除家乡柴桑外,不曾远游,因而柴桑农村是他主要的生活氛围。四、他长期接触相处的是他附近的农民,与达官贵人、法师道士的交往很少,交情也不很深。
(二)、内道外儒的思想
当陶渊明平心气和接受了朴素的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活氛围时,所有的人世仕进,荣利功名都已沉入心底,道家的那种崇尚自然、回归自我的精神成为他的心境和心态。尽管陶渊明的大多数田园诗都可以作为黑暗官场和现实社会的对立物,但我们无法否认,陶诗里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首先是作者闲适心得的体现。因此,要考察陶渊明成为田园诗人的代表,不能不注意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类型和思想背景对其诗作的影响。
陶渊明尽管“少有高趣”“志性自然”,但也并非没有匡时济世之心。“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拟古》第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蹇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由此不难发现他也有自己的怀抱,很希望建功立业。“少年好人事,游好在六经”(《饮洒》十六),可见他接受了传统儒家教育。陶渊明出身并非世家大族,但陶侃以军功封长沙郡公后,陶氏一门在东晋也算名门。陶氏家风一向严谨,自曾祖陶侃开始就尚道义,重名节,陶渊明本人对于家族传统也很重视,由此推论,他年少时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但在出仕过一个较短的时期以后,现实终于使他感到了“违己交病”,于是潜伏在心中已久的爱丘山本性逐一显露、丰富以至最后成为他精神的主导,道家思想终于主宰了他的整个世界。
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小就养成了一种热爱自然的理想,形成了一种比较鲜明的性格。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指大自然,更主要的是指一种自由自在,顺人本性的精神状态,他在一些作品中屡次提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性趣自然,非矫历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序》)又闻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余尝学仕,缠绵人世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祭从弟敬远文》)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钱溪》)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绌,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感士不遇赋》)
这些诗文中一再提到“自然”“素志”,与道家主张的自然人生相吻合。从人生观来说,自然是陶渊明一生热烈追求、执着坚持的人生理想和志趣,也是他长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思想性格。尽管道家的思想意识成为陶渊明的思想主导,从而引导他把大部分的精力倾注于自然,然而儒家的影响一直不曾间断,只是有时强烈,有时微弱罢了。例如《读山海经》第一首: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观我酌春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这首诗可以说是悠然自得了,在这里很难说诗人心中还存在多少不平,但是接下来的几首中,“刑天舞干威,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第十)等诗句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并未衰歇。官场黑暗和现实腐败迫使陶渊明从官场退隐,心底里的道家精神又诱使他回归自然,可出身寒门而又终身较贫困的陶渊明没有充足的物质和条件去优游山水,与他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只有他实实在在生活的农村和田园。因而,田园和农村生活顺理成章地成了他创作的题材和主要审美对象,不仅如此,道家思想也影响了作者的观察角度和语言艺术,道家追求虚空、静穆、平淡,因而陶诗的田园诗大都冲淡平和,少雕饰艳丽。
二、陶渊明的诗情与诗境
(一)平心静气
陶渊明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内道外儒,先儒后道,前文已述及他的思想以道家为主。尽管许多人都认为陶渊明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9,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基本事实,他的志性自然一直在思想中占主导地位。陶渊明的多次由仕而隐,以至最后长期隐居农村,外部环境施加给他的压力远远要小于他自身对田园的渴求。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大都是他的人生理想的必然反映,是主动追求。陶渊明的每次归隐都是自身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并不是明显的外在压力。虽然陶渊明和当时的名僧慧远有过交往,但他并未接受佛家思想,他的思想中也缺乏佛家的种种生死轮回,善恶相报观念10。
正因为陶渊明自小热爱自然又始终抱着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因此归隐时期,他能平心静气的接受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因而在他的田园诗中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而是赋予田园新的生命和审美价值。这样,在他的诗中没有屈原的抑郁孤愤,曹植的慷慨任气,阮籍的块垒不平,陶渊明始终用一种平静的口吻,娓娓叙出他田园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请看看他的《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的前四句叙述自己不幸落入罗网,接下来二句用比兴手法说明自己内心的痛苦,中间八句极力叙写田园生活的环境,由近及远,又收束到身边,末二句直接说出返归自然的愉快心情。结合全诗,不难看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陶诗的闲适之情得自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二)有我之境
穷途多厄、一生困顿的陶渊明最后平心静气地接受了田园和田园生活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将对黑暗社会和腐败官场的满腔怨恨化为对田园和田园生活的热情讴歌。在他内心中,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比不上维持志性自然的本性重要。他成功的归隐,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选择,是和他的思想意愿本身不可分离的,回归田园也即找回了失去的自我。田园和田园生活成为他生命中的有机部分,而他本身也已融入前者之中,因而田园与自我往往会合二为一。
人生的思索,人世的体验,生活的体悟都融入田园之中,平淡朴素的田园中不曾出现诗人孤独的身影,但他的精神气质,他的理想信念又时时显现在读者眼前,他的大多数田园诗都是以作者深切的人生体验作为背景的,田园与自我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物我同一,而又性格鲜明。田园不仅仅是作为他的审美对象,而且是它的诗歌的终极本体,陶渊明在自我的对象化中完成了对田园的描绘。我们不妨看看他的代表作之一的《归园田居》其一11,《饮酒》第五中写道的: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犬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
在这个宁静的田园世界里,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人与外物彼此静观妙合无垠,那悠然自得,宁静淡远的情趣与气质弥漫着整个诗篇,在这个艺术境界里,他的灵魂与他的田园密不可分,达到混元,最后天人合一的境界。
陶渊明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而且长期的仕途不如意,促使诗人把田园作为自己生命的理想归宿,他笔下的田园不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物,而染上了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既是作者的理想国,也是与现实的一种对立存在。只要读《庚戌岁九月中获早稻》这首诗我们就会感受到,作者心情坦然充实并略带庆幸。我们在作者叙述的背后可以暗暗感到有个对立物在隐隐地起作用,那就是这田园以外的冷酷的现实世界,作者虽然不说,但那个世界是存在着的。那个在作者看来污浊可怕的世界,反衬出这里的温馨与宁静。他自然清楚他所生活的农村大环境也是凋弊的,但农村的凋弊不成为这田园颂歌的障碍,陶渊明回避了田园胜境以外的现实世界,一再地描画出一幅幅明丽温暖的如画风光。他超越了外部世界以及自身物质上、精神上的困苦,塑造着一个单纯美好的农村和一个优游浸渍于其中的主人公形象,可是这一切,仅仅寓含于一种平淡的叙述中,个中深味须读者仔细思量。
三、田园诗的形式与技巧
(一)融合性结构
陶渊明把自己融于田园之中,他的喜怒哀乐与田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笔下的田园既是他的生存环境,更是他的理想王国,他所描写的田园也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而是经过了作者感情的过滤和选择。前文已论及陶诗的无我之境,这种无我之境实质是在有我之境下存在的,只是这种有我之境的界限太广阔也太长久,因而使我们忘记了他们的存在。陶诗的田园都是诗人情感所圈定的,只是这种圈定在诗人动笔之前,正因为这种无我之境,诗人把他的理想、情感都投注在描写之中,而所有的田园和田园生活都带上了作者浓重的主观情感,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离。陶诗的抒情说理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方式。就如同两个高明的建筑师,用同样的原料来建构房屋,一个把水泥和沙子制成砖块,然后逐层垒上去,一看外表就知道建筑的高度层级;一个把水泥沙子浇铸在一起,一看外表只知道是由这两种原料组成,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一个浑融的整体。我们不妨看看具体的例子: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欲。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陶渊明《和郭主薄》二首其一)
此诗中所写的景物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12。
尽管房前屋后的树木,田野园中的蔬菜在他之前和之后都存在着,但只有在诗人笔下才带有特定的闲适冲淡的性格。整个诗篇笼罩着作者怡然自得的优雅情调,但从文字结构上,我们仍然可把他们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1-4句写景,5-14句抒情,最后一句说理,只是每一句又都有抒情、说理,并且这种抒情说理渗透在每一字句中,全篇的抒情格调是一脉贯通的。
(二)描写技巧传神会意
陶渊明始终把自己作为田园的一个有机部分,对田园及田园生活的描绘,不仅要表达田园的自然美,更着重于表达诗人怡人自得的心情。陶渊明与田园亲密无间的关系,作者不曾出于旁观的地位,而是兴到意随,对景物只作寥寥几笔的勾划,而情景却跃然纸上。陶诗的景物描写情韵悠长,如前文所引《归园田居》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鸡鸣、狗吠等景物,但作者并没有作细致的描绘,我们只知道有这么一些景物,至于这些景物的颜色、形状、位置,我们无法知道,也用不着推测,作者已用情感把他们串联在一起。通过这些景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平淡自然而又生机勃勃的农村田园,诗人那种心旷神怡的神形仿佛突现在我们的面前。又如他的《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贫居依稼禾啬,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身与我谐。饥得欢初饱,束带侯鸣鸡。杨越平湖,随清壑转迥。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日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亦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翁,聊得从君栖。
此诗首先议论,接着写景,最后抒情,景物描写不是客观的静态的,是着力于从动中捕捉大自然的气象神韵。陶渊明田园诗的景物表现,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叙述。
正象苏东坡所言的那样“写其胸中之妙耳”13。《移居》14二首叙述诗人在田园中和朋友饮酒谈诗的快乐,上首集中在对素心人的渴慕,“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以居处的简陋换取与志同道合者为邻。简言之,陶诗重在传达一种情感,如上举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诗,开头说自己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却没有人世间那种为荣华富贵而奔走的烦恼,这就举重若轻地提出了精神与形迹这一重大的人生问题,那诗人为什么能身居人境而没有车马的喧闹声呢?关键就在于“心远”,只有心远离世俗,才能做到与自然朝夕相对,亲密无间。“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写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宜人,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平和纯净,不禁使人神清气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这里,诗人冲淡平和的心情与宁静的大自然浑然一体,物我难分,达到了人生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诗中蕴含着的这种耐人寻味的宇宙人生的真意,正是诗人采菊之时,由看见南山和飞鸟体悟出来,而南山和飞鸟形象,也寄托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因此它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发作用。
(三)描写景色清新自然
陶诗的清空之景首先表现在所写景物的空阔辽远。陶诗所写景物大都采用远距离、大范围的角度。陶诗所写景物重在描述其整体形象,而不注重细节特征,因而给人的感觉不是近在眼前,而是悠然在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既能理解为采菊者的悠然自得心情,又何尝不能看作一种空旷的距离。如果采菊者与南山近在咫尺,南山又怎么能悠然而见呢?正因为有了这段距离,二者才能遥遥相对,读者才添了一份想象的空间。又如,“暧暧远人村,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