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64阅读 | 10收藏 | 18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2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3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4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5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6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7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8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9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0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1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2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3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4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5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6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7页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第18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8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昼夜 上传于:2024-06-08
学校建实验楼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4 第三章 场址选择 5 第四章 建设方案 7 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11 第六章 劳动安全 14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计划 15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6 第九章 社会评价 18 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19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某中学实验楼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X中学 法人代表:XX 项目承办单位: X中学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X中学校内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为一栋4层实验楼,各层布置有实验室、准备室及教师办公用房。建筑面积为2494.3平方米,基地面积623.6平方米,建筑高度14.7米。 投资估算:476.32万元 项目建设期:拟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共计1年。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指标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开发规模 备注 1、方案特征 多层 2、用地面积 ㎡ 623.6 3、建筑面积 ㎡ 2494.3 平方米 4、多层住宅 ㎡ 4层 5、容积率 0.5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28号) 4、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建筑设计常用手册》 8、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 9、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及证明文件 三、研究工作内容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对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场址选择、建设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劳动安全、项目组织和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预估,重点研究和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和资金筹措内容。为建设单位和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 随着我区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结合城市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本建设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教育环境,而且也丰富且改善了我市的基础教育布局,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对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和两大文明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其建设均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 因施工地点在学校内,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伤害到学生,配合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还有要控制噪音,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附件居民的正常作息。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学校现有学生1800人,教师140位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全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教育正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是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居民消费,带动与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减轻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全区生源情况分析: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情况,全区年人口出生率约在8﹪至10﹪之间,据此,仓山区每年大约出生7000名儿童,到2011年小学在校生约为40000人,初中在校生约为2000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约为12000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仓山区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全区通过了“两基”验收。但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本项目建设,完善了教学设施,不仅优化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水平,更好的为高一级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福州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场址选择 一、场址现状 项目位于福州市某中学校园用地红线以内地块。地块以前空置、位于整个位于校门口右侧,无需另外征地。 选址原则: 1、实验楼应选在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平坦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地段。 2、充分考虑仓山区的发展实际,在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内部设施及工作环境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场地选择时,应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严禁建造在地震危险地段。 4、建设要远近期结合,事实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满足项目的需要。 二、场址建设条件 项目区建设场地地势平坦,仓山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五通一平,即给水、排水、通电、通讯、通道路、场地平整; 工程地质条件:目前项目建设场址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探,根据土壤、质地及周边建筑物情况看,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气候条件:仓山区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 水电条件:学校现有自来水管网供水和供电设施可满足需求,排水系统完善。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 2、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本着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使用安全、节省投资,追求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与原有建筑相互协调统一。 4、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使建筑节能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5、建筑和环境综合考虑防火、抗震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6、坚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原则: 1、方案设计应遵循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要求,在满足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平面布局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 2、根据场址地形特征,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场址周边环境,力求总体布局合理,减少内部工作相互交叉干扰,避免对外界的干扰。 3、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地形及功能分区,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有机组织建筑空间布局,使建筑与绿化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人文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校园环境。 4、根据各功能用房和管理用房的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5、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等方面的要求。 6、遵循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和装修标淮,避免奢华浪费和高标准建设校舍;采用适合地方特点的环保技术、方法和材料,创建环保型绿色校园。 二、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8 《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三、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建筑结构为框架,新盖实验楼层数为4层,建筑高度14.7米。 所有墙基础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采用C30;柱子采用独立基础,混凝土采C30;所有基础垫层均采用C10混凝土。 钢筋:HPB235 fy = 210kN/m2 HRB335 fy = 300kN/m2 建筑构架: ①材质 室内外装修必须采用对师生健康无害材料产品、设备,室内装修做法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因为教学实验重地,设备昂贵,内层装修必须用防火材料与楼层之间必须采用阻燃型材料。 ②屋面 屋顶为平面结构,采用隔热形式,设置安全栏,避雷设施。 ③墙体 外墙装饰应采用安全、持久、节能、低维修、易维护的做法,避免脱、坠现象。 ④楼地面 计算机室、信息技术室、语音室、网络控制室等集中设置计算机的房间宜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不得采用木地板或无导出静电功能的塑料地板。 ⑤门窗 各实验室的大小应充分考虑采光情况,避免白天开灯情况,门窗大小符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规定,门窗的设定也充分考虑节能设计(包括保温、隔热、散热、遮阳) 四、建筑设备 参考《建筑设备》 马铁椿 ①建筑给排水 给水:由自来水管网供水,经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 排水:任务是将人们在建筑内部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废水以及降落在屋面上的雨、雪水迅速地收集后排除到室外,使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并为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便利的条件。 ②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合理预测采暖负荷,使用中央空调,合理分布采暖系统,在满足采暖要求及考虑施工及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配采暖系统管线的总长度,节约能源。使空调、通风及空气净化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精确到位。 ③建筑电气 学校供电设施有提供单相220V 和三线四线380V/220V电压,应根据所需要选择变压器。 根据国家节能要求,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照明光源均以高效、低能耗的节能型日光灯为主。设有一般照明、事故照明、应急标志照明。做好安全用电和建筑防雷、保护接地接零,36V以下为安全电压。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上的建筑,需设置防雷装置。本拟建建筑物高度h=14.7m不在此范围内,故不需考虑防雷设计。 ④建筑弱电 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缆电视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建筑电话通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 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2002) 二、施工期环境保护 ①噪声:主要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如:强噪声设备,如打夯机、水泥搅拌机等不得在夜间(晚上10点以后),中午(12点-14点)施工,尽量减少噪声对学校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在施工场界设立围墙等措施进行降噪。 ②粉尘:必须做好施工场地防尘措施和场地布局工作,施工期的扬尘要严格控制,运输车辆不得超载,防止抛洒,物料堆放要整齐有序,洒落在地上的水泥、沙、石灰及时清扫,散装水泥、沙、石灰等易扬起灰的建筑材料尽量避免露天堆放,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尽量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③固体废物:及时处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④废水:对工地施工废水加强管理,施工单位应配套相应的施工排水设施;施工工地应修建临时厕所,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场地及时平整,进行绿化和道路硬化。 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1)污染源 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使用者的生活污水、化学药水、废弃的生活垃圾。 (2)“三废”处理 生活污水:主要为卫生间排放的生活污水,实验室化学药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经校区排污管,排向校外排水沟。 废物处理:本项目平均日产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设置垃圾集中堆放点,垃圾宜分类收集和处理,送往当地垃圾场统一处理。 废气处理:本项目为学校项目,产生废气的设备主要是锅炉。通过安装简易脱硫除尘系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绿化:加强教学楼周边绿化面积。 四、建筑节能措施 a、选择高性能的建筑材料产品,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建筑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围护结构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隔声、涂料、管道等专用功能性材料,都要具有相应的高性能。 b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