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就此别过 上传于:2024-07-13
雨巷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品读诗歌韵律,品味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悟诗歌真情。 2、 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 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情境导入:课件展现江南小巷暮春景象。 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 1、集体朗读,先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并总结朗读本诗歌的要领如语气、语调等。 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指导:本诗歌的基本情感是低沉幽怨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