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学习目标】
1.知道炎帝、黄帝是我们华夏族的祖先及发明;尧、舜、禹;“禅让制”。
2.知道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认识社会发展更替的原因。
3.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学习重点】
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学习难点】
对“禅让制”的认识。
【学习过程】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炎黄华夏的由来”。第二部分为“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第三部分为“尧舜禹的禅让”。
一、炎黄华夏的由来
1.阅读教材,思考回答:我们为什么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阅读教材,简述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依据材料归纳“轩辕”的功绩。
3.远古传说是历史事实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尧舜禹的“禅让”
1.什么是禅让制?
2.材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依据材料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记载: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冻受饿,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打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尧、舜、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位杰出首领,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二中“ ”内 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3)原始社会末期这种推举领导人的办法,到现在还有借鉴作用吗?请结合实际说一说你的想法。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2014·山东滨州)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2.(2015·安徽)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
3.(2015·广东省)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