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

282阅读 | 9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1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2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3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4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5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6页
3、不懂就要问   (教案).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我在风里风里找你 上传于:2024-06-02
3*不懂就要问 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本里的意思,不怕先生责骂,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故事简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文中有许多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品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私塾、戒尺”等词语,想象那个时代学生读书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感受。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4.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孙中山为了弄懂知识而不怕挨打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关注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要求,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孙中山为了弄懂知识而不怕挨打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明确略读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体会孙中山可贵的求知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一张书签 教学过程 名言引路,明确方法 孩子们,通过两年的学习,你一定知道了不少学习的方法,有些格言比如,(出示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平时积累的还有哪些名言让你得到了启发呢?(说名言,谈启发。) 是的,多读多写多问多思考多积累都是让我们进步的好方法。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法宝来学习一篇与众不同的新课文。(出示:3*不懂就要问)齐读,你有什么疑问?(生答,相机板书:谁?因为什么?向谁问?)小小的题目就让你们产生了这么多好奇,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再仔细观察,从标题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 真厉害!带*号的是略读课文,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略读。略读课文怎么读?课后“泡泡”里提示了两大学习法宝,出示:(1.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2.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而且,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会有几行小字,“阅读提示”,它会告诉我们这一课的学习要求。谁来介绍一下这课的学习要求?出示:(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把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圈画出来和同学交流。)带着这些要求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吧!拿好书,注意姿势,开始默读,读完后举手示意。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是习得方法。抓住文后“阅读小泡泡”和文前“阅读提示”,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走近“事件”,交流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 (1)出示:背诵、例外、一段、练习、糊涂、吓呆、戒尺、厉声、清楚、挨打 一行行抽读、正音。 学习多音:圈、背字 3.运用以前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交流:吓呆、戒尺 4.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故事的方法说。 引导以质疑入手串联成一句话来说。(板书:问题入手 ) 引导抓住关键句子来说。(板书:关键词句) 齐读内容概括。本文记叙了( )小时候在( )读书时,为了( ),大胆向先生( )的故事。 过渡:在那个时代,向先生提问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可孙中山做到了!你知道吗?(出示:孙中山图片。)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是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小时候读书时就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非凡之处。 【设计意图】从字词入手,引导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感受学以致用的成就,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掌握方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找寻“新鲜”,质疑探究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走进孙中山小时候的私塾去探个究竟。(出示要求:再读课文,先圈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说说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针对句子,提出一个和孙中山有关的问题,可以问孙中山,也可以问同学,还可以问先生。谁的问题提得好,说明谁学得最有收获。小组内选择一句来汇报。) 汇报交流:请大家看到第( )自然段: , 我们觉得这句话有很新鲜感的地方在: 我们想问( ) : 预设:(1)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新鲜感:那时读书像唱歌,和现在一点不一样,以前的先生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而我们的老师会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问:这个问题我想问先生,先生,你教书,为什么只让学生背诵,而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视频感受,引导体会“咿咿呀呀”。 (2)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新鲜感:现在老师都鼓励学生提问,以前提问,竟然还要“壮着胆子”。提问:孙中山,你背书背得那么流利,老先生很满意了,为什么你还要问问题呢?) 指导朗读。 相机进行句式训练: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害怕也要问,壮着胆子也要问,这就是( )的孙中山啊! 指导朗读。 相机训练:观察图中同学的表情动作想象描写。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同学们有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