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摘要】文章从农村金融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展开论述,分析了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体系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发展 作用影响。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农村金融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增长。
在产业结构调整开始时,如发展“一优双高”农业需要引进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开办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市场基础建设资金,这时会需要大量启动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首先是企业筹集自有资金,通常数额较少,因此需要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在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资金的潜在需求被充分的激发,并进而转化成实际需求,这时将出现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状况。
2、农村金融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从发展之初就得到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利用银行资金建筑厂房、购置设备、进原料,银行还为这些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和资金结算服务。目前,迅速成长的镇企业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投资主体要多元化和股份化,企业发展集团化和集约化,这些都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情况下,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为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原本就不完善,农村城镇化对这些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小城镇基础建设拉动金融需求。小城镇建设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不断增加,逐步取代农业现在的主导地位。随着农民进驻小城镇,将会促使房地产、乡镇企业、医疗、文化等产业迅速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服务。
3、市场经济下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金融服务
农民扩大生产、发展养殖业以及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量配套生产资料,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农民生活中盖房、成亲、购买耐用消费品也有资金需求。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朋借贷,现在逐步转向依靠农村金融提供消费贷款。这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为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迫切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金融服务,如存款贷款服务、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4、农村金融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推进,而储蓄是提供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在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乎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我国新农村建设也摆脱不了这一规律。金融的特点在于资金融通,而利息率使当前消费转化为未来消费、实物储蓄转化为货币储蓄,从而使储蓄增值并转化为投资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它有条件吸收社会中的闲散资金转化为储蓄,从而为生产提供资金采源。此外,动员储蓄牵涉大量筹资企业与拥有剩余资金的诸多投资者,金融中介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最大量地动员储蓄,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弊端。农村金融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把分散的农村资金聚集起来,形成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离开了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为其输血的渠道和造血的功能。
5、农村金融能够提高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效率
农村金融对提高新农村建设资金效率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将资金配置到效益最好的区域和项目中提高效率。金融中介的作用在于创造信用,便利交易。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单位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会不断下降。同时,金融能借助其专业技能和中介地位来代理资金所有者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降低监督成本。另一方面,资金寻求高回报,当新农村建设中的项目能够带来良好的收益时,资金就会投向该项目,否则,按照市场规律,资金就会避免损失和低收益而回避投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粘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资源都要靠资金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货币资金,通过货币资金运动促进商品交易,引导劳动力、土地、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按照市场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迅速粘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力。有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就能够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行业和支柱产业提供的大量资金,从而有效地培育乡村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7、农村金融是调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杠杆
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供应量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使物价稳定。金融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部门、各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金融调节手段,适时松紧银根,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价格(利率),从而调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新农村又好又快地发展。
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供应量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商品、劳务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使物价稳定。金融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各部门、各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金融调节手段,适时松紧银根,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价格(利率),从而调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新农村又好又快地发展。
8.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的创新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促进。
大力引入政策性金融品种,发挥其金额大、周期长、利率优的优势,通过产品创新、自主服务或委托商业性金融代理,直接以资金或者以信用担保形式介入农村基本建设、公共服务领域、农业资源开发项目,以引导更多的资金参与建设,缓解财力不足或商业性金融机构无法介入的资金压力,形成与商业性金融品种的良性互补。逐步引导更多金融品种进入农村,针对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村金融网点优势,办好代发工资、粮食直补资金等简单中间业务,并根据各地情况,逐步拓展投资理财等科技含量高的中间业务品种,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另一方面,把目前在城市开办的业务品种逐步向农村推广。如大力发展修建住房、装修等农村消费信贷,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积极发放教育、助学类贷款,创新贷款偿还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9.支农举措创新。
农村信用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承担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一是灵活运用资金,加大信贷投放。积极加大“三农”贷款的投入总量,不断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支农资金要灵活运用,灵活确定“三农”贷款的对象、额度和期限,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方便农民贷款。信贷员要坚持经常走村串户,进农门、访农户,倾听农民的呼声与建议。此外,加强对“三农”贷款的风险控制,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确保“三农”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二是采取因势利导,促进结构调整。信用社要在顺应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合理引导农村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而且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建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严格控大抓小,确保支农效益。信用社要进一步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尽可能满足信用农户的贷款需求,但要规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确保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面达到100%。彻底清除“放款垒大户、收款转借据”,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比例,严格遵守联社所规定各项贷款制度,确保支农效益。
二、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金融供给总量不足,用户资金周转紧张
目前,农村存贷差额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而地(市)县级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基本已经被取消,其贷款能力己大幅度下降,导致农村信贷缺越来越大。特别是长周期使用的农户生产开发性贷款、乡镇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长期基本建设贷款非常困难,一些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贷款很难。
2、农村金融供给单一,难于满足多样化需求
我国农村之间区位、资源、资本、人才、基础设施条件千差万别,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势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村金融供给的品种受规模效益、人员素质、农民认知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其供给水平远低于城市。比如:信用卡业务、票据业务、担保业务、财务管理服务等业务量少质差。银行中间业务量也远低于城市地区。比如,利率管制很严,农村金融供给企业的受规模限制,其供给成本高于城市地区,却得不到利率水平的补偿;企业发展中极需的理赔服务、管理咨询等中间业务,许多银行都不能提供。
3、农村金融供给垄断严重
农业信贷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乡镇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基本垄断于农业银行,其业务相对量均在50%以上。这种垄断的格局虽然推动了金融机构改革,但效率提高却很缓慢,也带来很大的效益和福利损失;垄断还损害了农户及乡镇企业等用户的利率,减少了他们的福利。此外,垄断还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竞争严重不足,服务质量低劣。
4、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差、不良资产比例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遇到经营困难,利率水平不断下降,而不良资产则不断提高。农村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信贷差额由中央银行负担;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是最高的,但是为了保证储户兑付、确保社会稳定,政府通过中央银行,进行再贷款支持。但无论是农行、农发行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业绩都很差,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需要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也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5、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健全、功能定位错位
(1)货币市场强、中长期资本市场弱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中货币市场供给品种比较发达,而资本市场供给种类比较稀少,特别是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种类不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各类短期货币资金和短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