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学活页教案
课题
北冥有鱼
课型
新授
课时序号
1
总序号
主备人
集体备课参与人
时间
202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掌握课文节奏,初步体会课文情感。
2、通顺流畅翻译全文,掌握课文内容。
3、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虚词、特殊句式等文学常识,了解作者、作品及其背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流畅通顺的翻译全文,掌握课文内容。 (重点)
2.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学常识,了解作者、作品及其背景(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导学案、预习准备
教法学法
品读法、诵读法、讨论和点拨法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高效“6+1”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3分钟)
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
【知识导航】(6分钟)
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思想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许多朝代建立之初喜用“老庄哲学”治理国家。
【探究活动一】朗读文本,初步感知(6分钟)
指名读,纠正读音
听范读,划分节奏
师点拨,学生品读
学生齐读,读出情感
【探究活动二】感知文本,疏通文意(15分钟)
1、自主思考,翻译全文,将重点句子的译文写在导学案上。(8分钟)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字(2个)
3.(1)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对人物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①“阅”“执”“抚”“指”“语”等词,刻画了苏、黄两人的动作和神态,描绘了他们相互切磋、谈论的情形。突出了他们神情的专注、严肃,关系的密切。
②“袒”“露”“视”“诎”“支”“挂”“倚”等一系列动词,活画出一个不拘礼节,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③此外,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均说明了雕刻家技艺的精巧。
(2)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聚精会神、从容自若。
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4.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课件没有)补充:熟读全文,想一想,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善于在小中寓大,展现“尺幅千里”的雕刻艺术。如船体长度和高度只有“八分有奇”“二黍许”,“其长曾不盈寸”却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箬篷、船桨、炉、壶、手卷、念珠各一,对联、题款共三十四个字,可见雕刻者技艺的精湛。第二,善于将静态的人物动态化,表现出舟中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文章共雕刻了五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苏轼是黄庭坚的前辈,所以他“左手抚鲁直背”,表示爱抚;黄庭坚是苏轼门生兼友人,所以与苏轼共处时,他是心有所悟又自由自在的,表现出来的是“如有所语”;佛印是僧人,高蹈脱俗,意念高远。两个舟子,一 喜动奔放,一喜静安然,动静相宜,互为补充,富有情趣。第三,于精细微小处绝不马虎了事,展现刀笔之神与“象”外之韵。如八扇窗,而且是“左右各四”,既有数量之美,又有对称之韵。互相对望的雕栏也是对称的。窗上的对联不仅字效相等,而且内容相对。“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两篇千古佳作似乎也参与到雕刻作品之中了。再如“舟尾横卧一样”,只六字学,于月色水光中息浆,任舟纵游江面,丰富的情景意蕴已经俱在一桨之中了。
【活动三】拓展延伸,博闻强识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王叔远所刻核舟“大苏泛赤壁”的细致描绘,展示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活动四】课堂小练,当堂反馈(5分钟)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了解故事——庄周梦蝶,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导航】结合导学案,课前预习,上课先自谈了解的作者知识。
【探究活动一】
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扫除字音障碍;边读边想象画面,划分文章节奏,初步感知作者情感。
【探究活动二】
展评要求:
(1)展:明确分工,上台展示。
四号读句子,三号翻译句子,二号点拨重点实虚词,一号纠错补充。
(2)评: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探究活动三】
自主思考,讲答案整理在导学案上
【新课导入】教师结合故事内容,激趣导入
【知识导航】找学生介绍作者(其他人可以补充),以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探究活动一】
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找三号或者四号读课文,纠正读音。听录音范读,让学生画好长句子节奏;指导学生朗读富有情感的句子,并反复品味。
【探究活动二】
教师点拨、总结。
【探究活动三】
教师PPT点拨讲解,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三】归类总结,能力提升(15分钟)
请结合导学案自主思考,整理本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通假字(2个)
古今异义(3个)
词类活用(4个)
一词多义(7个)
特殊句式(2个)
教学反思
审核:
创新中学活页教案
课题
北冥有鱼
课型
新授
课时序号
2
总序号
主备人
集体备课参与人
时间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了解作者、作品及其背景。
2、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
3、明确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本文阐述的道理;学习庄子渴望精神自由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重点)
2.明确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并能说出本文阐述的道理(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导学案、预习准备
教法学法
品读法、诵读法、讨论和点拨法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高效“6+1”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一】检查旧知导入(5分钟)
快问快答,回忆旧知
【探究活动二】探究文本,深入理解(25分钟)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硕大无比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力大无穷,擅长借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志存高远
为什么提到“野马”“尘埃”等小物?
“野马”“尘埃”虽是小物,但也要依赖“气息”。这样写将它们与大鹏鸟“海运则将徙”“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任何事物都要有所凭借,都不是自由的。
“人视苍穹”如同“大鹏视下”,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下界,也如同下界人仰望高空,不能弄清天空的本色。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