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
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重点难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导学问题
1、背诵课文中的名言,用“学乐师生”APP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2、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 家,
家, 家,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孔子合称为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四、导学问题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你是怎么样理解“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三、合作探究
1、指出语段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辟 辩
得 欤
向
2、“一箪食,一豆羹……乞人不屑也”一句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
“万钟则不辩礼义立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
5、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
五、导学问题
1.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
2.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3. 延伸拓展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对“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知识链接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