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背景:(1)管理学:1911年泰罗《科学管理理论》(2)心理学:a.1875年,冯特:莱比锡大学创办心理实验(实验心理学),“现代心理学之父”;b.1912年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c.1908年,罗斯、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d.1933年,mayo人际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中员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门行为科学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五大领域:(1)M.P基础(2)个体心理(动机、激励)(3)群体心理(凝聚力)(4)领导心理(决策)(5)组织心理(沟通)
测量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现象和现象直接普遍的存在着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系。
第二章
自我意识:(1)物质自我(2)精神自我(3)社会自我
心理过程的三个环节:(1)认知过程:感知觉(感觉和知觉)、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独创性;分类:类比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灵感、顿悟)(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的内容:(1)气质(2)性格(3)能力(4)价值观
个性心理的特征:(1)先天性和后天性(2)共同性和差异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4)独立性和统一性(5)客观性和能动性
知觉的五个特性:(1)整体性(eg.知觉的连续性:艺术设计、户外广告等;接近性:服务片区的划分)(2)选择性(图与背景的关系,以不同的颜色当作图或者背景,看到的现象有所不同)(3)理解性(4)恒常性(5)意义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主观意识(2)参照物或者参照系的特点
知觉组织性理论:(1)定义:一切知觉经验,都必定是某种分门别类的加工过程的最终产品,这种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将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人们能形成连续知觉的过程。(2)规律:简洁律、恒常律、图与底、错觉轮廓、整体特征优于局部、深度知觉
社会知觉的分类:(1)自我知觉(2)对他人的知觉:情感、动机(3)角色知觉:显性、隐性
社会知觉的特性:(1)首因效应:鲜明、牢固,与知觉的恒常性有关(2)晕轮效应:“一白遮百丑”(3)近因效应(4)刻板效应:与知觉的选择性有关(5)投射
归因:指人们对别人活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者动机的过程。
归因的原因:(1)主观(2)组织(3)社会
第三章
个性:在自然素质基础上,通过学习和教育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生物性
四种气质类型及其特征:(1)多血质(血液):外向、有领导能力、活泼、健谈、社交型(2)胆汁质(黄胆汁):外向、暴躁、好动、积极、乐观、敏感、社交型(3)粘液质(粘液):内向、被动、谨慎、有思想、温和、脾气好(4)抑郁质(黑胆汁):内向、寂静、保守、悲观、刻板、严肃
气质差异管理:(1)气质的职业适应性(2)扬长避短,完成任务(3)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气质互补(4)根据气质特点对职工进行教育训练(5)气质会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动力因素的内容:(1)需要(2)需求(3)动机(4)价值观(5)世界观(6)人生观(7)理想(8)气质(9)士气(10)凝聚力
第四章
凯尔曼态度改变三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态度: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意向
态度的特征:(1)强度(2)方向(3)稳定性(4)可变性
改变态度的方法:(1)低球技术(2)二步式渐进策略(3)参与法(4)组织规范法(5)角色扮演法(6)模仿(7)联想(联合)(8)禁果效应(9)超限逆反
情感体验基本形式:心境(弥漫性)、激情(爆发性)、应激
人类基本情绪:喜(快乐)、怒(愤怒)、哀(悲哀)、惧(恐惧)
第五章
马斯洛需要理论:(1)生理(2)安全(3)归属(4)尊重(5)求知(6)审美(7)自我实现
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长效激励作用)---保健因素(维持现状、预防、暂时激励作用)
激励因素: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因素----与工作本身有关(举例:教育训练制度、职位晋升制度)
保健因素: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举例:薪酬、绩效)
保健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激励因素:这里条件具体指的是环境、员工、工作性质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健因素的满足,可以保障员工不产生不满意感,那么员工便会有继续留在组织的可能,也就为激励因素提供里条件和可能性;若员工连最基本的保健因素都无法满足,他们就会产生不满意感,消极怠工甚至辞职,激励因素也就无从谈起了。激励因素能让员工产生满意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保健因素缺乏而产生的不满意感,更能使员工产生积极情绪,提升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
强化理论:主要是利用正性或负性的强化,来激励员工或创造激励的环境
强化类型:(1)正强化:给予肯定和奖励(2)负强化:组织取消令个体不愉快或个体不希望的事件(3)惩罚:给予个体令其不快或不希望的事件(4)消退:一种正行为慢慢变弱,趋向于无穷小
行为塑造:是根据斯纳金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映或行为形式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如:练舍宾)
第六章
群体的角色:(1)自我中心角色(破坏性):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2)任务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3)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者、监督者
群体的功能:(1)可以获得安全性的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和身份认同需要(4)完成任务的需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