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

259阅读 | 9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5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6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清欢相伴温酒相随 上传于:2024-06-18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设计 建湖县裴刘学校 周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 相关多媒体、春秋战国古代文字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播放有编钟音乐的幻灯片 (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十二属相的哪一个属相? 2.同学们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呢?(图形,意思) 文字的演变: (老师讲述)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我们的母语,她是我们祖先智慧的创造和结晶。 (提问一)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 (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演示幻灯片)结绳记事“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强调)这只是一种记事方法,中国文字是通过另一种途径逐渐形成的。 (演示幻灯片)仓颉造字:相传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小结)不论是结绳记事,还是仓颉造字,要么是一种记事方法,要么是一种古老的传说,都只能是作为一种治史的参考。 那么,我国的文字究竟是由什么逐渐演变过来的呢? (引导学生看书P38《二里头遗志陶器上的符号》) (强调)这些还只是文字符号,还不能称其为文字。 (再看导入框中的灰陶尊,以及内容) (幻灯片,甲骨文) (提问二) 请同学们注意它的书写材料,笔画结构,以及从中你能会意到什么? 1.  书写材料是龟骨和兽骨,所以这种文字叫甲骨文。 2.  它的笔画结构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法。即: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假借、转注。 〈游戏〉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你们造字的依据是什么呢?由此通过从“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推理活动,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提问三)这些龟甲和和兽骨上都写的什么呢? 指导学生阅读P42自由阅读卡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提问四)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提问五)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呢? (请一位同学将王懿荣的故事) (小结):甲骨文是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器刻划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二、三十年写育,衍生和发展,到商代形成为一种相当进步,相当成熟的文字,它已具备了传统的所谓“六书”,它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五千余字,考释过的约两千字。 还有三千多个甲骨文单字,我们现今仍无法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因此,商朝的历史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疑问无法解释,而要真正破译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就让辉煌灿烂的商周文化有朝一日在我们手中重见光明。 (幻灯片,猜一猜甲骨文) (提问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骨文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答案一:说明了我国文字的时间很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答案二:说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继承它们,我们应该为有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答案三:甲骨文的出现,可以把文字记载的书籍上的内容与考古成果相结合。来证明文献资料的真伪。…… [教师总结]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非常大,其中主要的一点,便是把文献资料的真伪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例如,大学者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著的《史记》“殷本纪”中所列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而且,到目前为止,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仍然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料。 <游戏猜猜看>仔细观察下面文字,是不是我们刚才见到的甲骨文?比较与甲骨文有了哪些变化 (幻灯片,演示文字的演变) [教师讲解]甲骨文之后是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也称“铭文”“钟鼎文”。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当时,金文的字形因距甲骨文不远,故字形相近似。金文盛行于西周。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其中,毛公鼎内有铭文近五百字,在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是字数最多的。西周后期,金文字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金文的内容,有国王、贵族的征伐功勋、赏赐策命、盟誓契约、祭典训诰等,反映了西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诸方面的情况。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来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和简化、符号化了;若与后来的小篆相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特点是周初金文也承袭商代文字,还保留了比甲骨文更加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比甲骨文雍容厚重。这一点,从甲骨文的“马”字和金文中的“马”字中一比较,也可看得出来。 在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这里用的是狭义的说法,只指西周晚期以后至春秋战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籀文传说是《史籀篇》里的字,石鼓文因字刻在石鼓上而得名。大篆比金文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上或丝帛上书写,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到现在为止,“文字的演变”一目就学习完了。下面,我们用板书明确一下这个演变过程。 [板书]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大篆→战国时期、字体又一次变化 (过渡):商人在占卜的时候,卜问吉凶都是向谁寻求答案呢?(天)。 小结:所以我们的祖先,从很早的时候起,他们就对无边的天际,浩瀚的星空顶礼膜拜,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天象以寻找其变化的规律。 二、天文和医学的成就: 1、<指导阅读P39>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天文方向的成就?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填写本表格。 科目 时间 成果 天 文 夏朝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 春秋(公元前613年)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历 法 夏朝 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 商朝 历法逐渐完备,历法称为“殷历” 战国 制定出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 医 学 商朝 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有数十种。 周朝 医学分为内科、外科、营养保健科和兽医四科。 春秋战国 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3、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上黑板画出日食、月食现象中三大星球的位置变化示意图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经证实都很可靠。西周末年出现了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另外,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还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讲到商朝甲骨文记录日、月食时,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记有日月食的甲骨文》的插图,  INCLUDEPICTURE "http://www.pep.com.cn/czls/jszx/7s/jxsj/dedy/200609/W020070308535219238132.jpg" \* MERGEFORMATINET  4、拿出准备好的一本挂历:问:什么是公历,什么是农历? (播放fiash 课件 农历) 公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世界通用,以耶酥诞生为公元元年。又称阳历。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周期制定的历法,又称阴历。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我国一直通用农历。农历又叫“夏历”。从其名称就可以知其制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 <播放幻灯片>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制定出一年24个节气。 [教师讲解]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 目前见到中国最早的历法是保存在甲骨文中的商朝历法,它是一种阴阳合历。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个朔望月,它的长度是29.530588日,所以商朝人把大月定为30天,小月为29天。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42216日,称为一回归年。同时考虑月亮和太阳的运动,把回归年和朔望月并列作为制历的基本周期,称作阴阳合历。但是12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为了调整两者的差距,在 19个阴历年里加 7个闰月,平年 12个月,闰年 13个月,这样就使 19个阴历、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了。这是我们祖先的一个巧妙发明。 <读一读,背一背>阴历里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背诵24节气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教师引导]关于24个节气。它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三要素(即朔、闰、节气)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创。这二十四个节气是根据太阳一周年运动中24个大体固定的位置确定的。是对太阳周年运动位置的一种特殊的描述形式,它们又能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长短等变化规律。不但具有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它编成歌谣。 [幻灯片显示] 《二十四节气歌》(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六、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