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案
教学目标:学习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
激发学生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把握对松鼠特点的具体说明。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的状物方法;由课文内容延伸到“保护动物”。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从小都受到这样的教育——要爱护动物。为什么呢?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因为大千世界里的动物种类繁多,人类的朋友便许许多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朋友,请同学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哦,原来是可爱的松鼠。那么,大家对松鼠了解多少呢?(学生回答)我们还是一起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它吧。(展示松鼠图片)
二 关于松鼠
1、图片、声音及影片
2、相关知识
《辞海》中的“松鼠”条目: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用昆虫和鸟卵…… 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动物学》中关于松鼠的介绍:经济价值高的动物,根据他们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肉用兽、毛皮兽和药用兽三类。毛皮兽有水獭和松鼠等。松鼠栖息在树林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等地,毛皮可以做成大衣,尾毛可以制笔。
三 作者简介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用40年时间写成了《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四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说明文。
说明文总的要求是用“说”的手段达到“明”的目的。特点是:一 客观性。不论是介绍事物,剖析事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反应。二 科学性。说明文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给人以真知。 三 实用性。说明文要求词能达意,词尽意旨,使人“明其言,知其意”。
说明文有多种样式,科学小品是其中一种。科学小品有两个特点:一 短小精练。也可称千字文,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二 玲珑活泼。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叙述可描写,它通俗易懂,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本文是科学小品中的著名作品。作者布丰,是法国博物学家,科学家,贵族家庭出生,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皇家科学院,曾任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是净化思想的先驱者,著有《自然史》36卷。
五 课文朗读
1、把握课文中红色字体的词语的读音。
驯良(xùn) 乖巧(guāi) 清秀(qīng xiù) 矫健(jiăo) 机警(jĭng) 玲珑(líng ) 帽缨(yīng) 歇凉(xiē) 榛子(zhēn) 榉实(jǔ)
橡栗(lì) 蛰伏(zhé) 错杂(zá) 苔藓(tái xiăn) 圆锥形(zhuī) 梳理 (shū)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读出你比较喜欢的片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生朗读)
作者是用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