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本文是恩格斯为马克思写的悼词,深切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赞颂了马克思的历史功绩和光辉思想。文章逐层深入,全面总结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人生启迪,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揣摩文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悼词的一般写法、特征,分析本文的逻辑结构。
3、审美鉴赏与创造: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敬重、哀悼、怀念等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马克思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内容、情感。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逻辑思路。
课时:2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2、文体知识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一篇悼词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点明悼念对象,通俗介绍其生前身份、简历、因何逝世、逝世时间、终年岁数等。
2、扼要地介绍逝者生前的事迹,突出其对社会的贡献,恰如其分地评价其一生。
3、对逝者表示哀悼,并勉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来纪念逝者。悼词一般由较有威望或地位的人宣读,国葬的悼词,在中国习惯上由继位者宣读。
二、预习检测
1、字音字形
繁芜 (wú) 诅咒 (zǔ zhòu) 浅尝辄止 (zhé)
诬蔑 (wū miè) 悼(dào)念 诽谤 (fěi bàng)
肤(fū)浅 空(kòng)白 卓(zhuó)有成效
嫉(jí)恨 拂(fú)去 豁(huò)然开朗
2、词语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三、初读文本,划分层次
第1自然段: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第2-5自然段: 叙说马克思在科学(历史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赞扬了马克思卓越的见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6-7自然段 :叙说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事业中的伟大精神。
第8-9自然段 :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地位,并对马克思表达最深切的哀悼之情。
四、细读文本,重点句、段研读
1、第1自然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
明确: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讳饰的手法(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停止思想了”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