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
第2、6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第3、7段的分析理解。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词语: 悼(dào)词 不可估量 纷繁芜(wú)杂 豁(huò)然开朗 肤(fū)浅 衷(zhōng)心喜悦 卓(zhuō)有成效 嫉(jí)恨 诽谤(fěi bàng) 诅咒(zǔ zhòu) 给(jǐ)予答复 诬(wǖ)蔑 2.常识: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二、简介悼词的一般要求。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