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目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北大荒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重点难点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内容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亚马孙地区开发过程从历史因素看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本区开发较晚周围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落后人口城市工业等主要集中在狭窄的大西洋沿岸地带亚马孙地区则因丛林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生且因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影响逐渐加大随着人口急增土地需求膨胀巴西政府大规模建造公路加快对西部疆土开发实行人口均衡的发展政策把首都从沿诲迁往内陆高原2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从大西洋沿岸横跨亚马孙地区延伸到秘鲁边境全长达5500多千米包括支线总长超过20000千米随着公路铺设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大规模的农场和牧牛场随之出现伐木公司的运输更为方便沿线还新建了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也建起了造纸厂炼铝厂等思考评价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你认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点拨对于修建雨林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响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修与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移民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而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这里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而且因为贫民集中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读图说明从图228中可以看到地处巴西西部的郎多尼亚地区自1970年至1988年的18年间人口由10万增长到100万毁林面积也由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到180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75进而让学生分析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活动讨论交流如果你是下列人士你将作何种选择本活动应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或可进行角色扮演或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展开二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雨林的现状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有迹象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一个法国开发与保护三种方案a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b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c最佳方案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思考请同学们完成P35思考读图225你对争论持何种态度有没有消除分歧的方法可利用图225提供的观点引导学生发散讨论保护亚马孙雨林a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订并实施了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引导学生读P35图226热带雨林的保护b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阅读请同学们阅读P35阅读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强调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对于巴西等地来说具有借鉴意义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36活动亚马孙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一直作为一个两难问题困扰着决策者们这三个议题的提出为决策者们提供了思考的途径其实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呼声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任意选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评述整理发挥然后进行交流达成共识或以板报的形式进行参考答案1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早期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发展了经济积累了财富当环境出现问题时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发展中国家增加它们发展的压力发展国家的高消费正在消耗着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目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与它们的高消费有重大关联发达国家比较富裕有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解除贫困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2建立全球环境补偿机制是必要的只要解决了巴西等国的贫困和债务问题雨林也就得到了保护而发达国家有义务有能力帮助巴西等国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3设立国际基金使亚马孙地区政府和民众能从管理和保护中获利不必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而去毁坏雨林这对保护亚马孙雨林是完全可行的综上三个议题保护雨林的核心问题是消除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贫困他们开发雨林毁坏雨林全是由发展的需求决定的三问题探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知识拓展阅读三江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认识三江平原的思路区内由北东走向的完达山脉将平原分为两部分完达山以北的三江平原是一个大面积沉降区盆地内堆积千米以上的沉积地层我们驱车行进至三江平原时看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中耸立着一些小山丘犹如云海中的孤岛这里的河流多无明显的河槽发源于山区的几条河流进入平原后漫散在平原中形成无尾河这些现象说明全新世以来许多地方沉降运动仍在继续进行平原西半部海拔高度为6080米坡降较大地表组成物质较粗黏土亚黏土层很薄或是亚沙土沙沙砾层直接出露地面沼泽及沼泽化土地面积小东半部海拔高度一般为4560米坡降多为15000110000各种洼地星罗棋布地表覆盖有317米厚的亚黏土和黏土层渗透性差沼泽及沼泽化土地广泛分布完达山以南的平原称为穆棱兴凯平原也为一个沉陷区海拔高度一般为5595米自西向东倾斜坡降较小表层一般覆盖有14米的亚黏土亚沙土沼泽率也较高由于平原区地势低平切割能力弱因而河道稀疏河网密度小除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外有些河流发源于完达山或小兴安岭而穿行于平原沼泽之中而有些河流则发源于沼泽洼地又流经于沼泽之中这些中小型河流均具有平原沼泽性河流的特点即河流纵比降小河道弯曲枯水河槽狭窄河漫滩宽广排水不畅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千米最长达70千米洪水顶托抬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一般为24002500小时年总辐射量10011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多为5006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在一年中降水集中于夏秋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陆面可能蒸发量为550650毫米学生探究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生略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是由三江平原地势低多雨排水不畅造成的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还有季节性的沼泽化土地根据调查和统计本区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130多万公顷板书地势低平沼泽广布师三江平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我国开发较晚和未充分开发的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很大目前国务院已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要求建成稳产高产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基地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师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比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在荒原上踩出了第一串脚印冒起了第一缕炊烟他们是拓荒者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知识拓展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北大荒在不同年代开发的背景和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当时许多中国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国外敌对势力断言中国共产党将无法解决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前线需要粮食建设需要粮食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发出向北大荒进军的号令从此沉睡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完达山山麓的千里沃野召唤着一批又一批英雄的拓荒群体1947年开始一批批人民解放军官兵带着征战风尘开进荒原雪亮的铧犁翻开千古的沉寂黑土上升起了军垦的红旗在解放济南战役中活捉王耀武的英雄群体农建二师万名官兵挥师北上出密山越宝清奔铁力拓绥滨创办了三大农场王震将军带着当年开发南泥湾的战将率十多万转复官兵成建制地布点开荒踏着英雄的足迹数十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地方干部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同样投身北大荒开发将青春热血倾洒在这里历经50个春秋100万人在55万平方千米的荒原上开垦出了3000多万亩良田打下了1000亿千克粮食支撑了年轻的共和国大厦有人算过一笔账这些粮食以每人每天一斤计算足够55亿人吃上一年北大荒是国家手中的一袋米更是市场的平衡器它始终发挥着确保粮食供应与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1960年国家处于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北大荒人把口粮一减再减向国家硬是上缴了18亿千克粮食完成了3000万千克大豆出口任务1988年全国粮食生产出现波动国家决定垦区上缴粮食增加到109亿千克用来平抑粮价他们把所有的余粮一抠再抠一斤不少地完成了任务如果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有的农场管理局一次就损失2000万元进入90年代全国的粮食生产调出省份在减少调入省份在增多谁来应急生产粮食北大荒人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分忧提出建设占全国新增定购任务110的50亿千克商品粮基地到1998年全垦区已实现年产85亿千克粮食可提供65亿千克商品粮师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分析三江平原垦荒需要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生略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根据三江平原的自然特征来看过度地开荒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险1999年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同时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所以保护湿地是关键师根据材料让同学们叙述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生略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地多人少人均耕地0662公顷提供余粮多土地平坦使用大型农业机械条件好机械化水平高宜农荒地多开发潜力大若水利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可望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板书一转变原因二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地位师湿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按照世界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湿地储存了大量的水土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其生态旅游的价值也很大湿地在促进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积极循环与转化在维持水均衡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强大的功能湿地有其湿润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并构造了一个独特的水循环系统湿地号称自然之肾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有关专家已经建议尽快制定湿地法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法治轨道改革完善管理机构实施以自然湿地单元系统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管理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知识拓展湿地的环境功能湿地蕴涵丰富的水资源具有极高的生产力调查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湿地平均可生产2千克左右的有机物质仅次于热带雨林的生产能力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还有独特的环境功能它能消除毒物净化水质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息场所师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垦区2001年果断停止开荒全垦区坚决禁止占用林地草原湿地开垦耕地不准破坏一亩原始沼泽以保护好现有的1000余万亩荒原和1475万亩湿地板书三停止开发三江平原一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师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种类型的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湿地的这些重要功能和价值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湿地的生态效益表现在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二是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五是防浪固岸通过材料分析思考为什么我国把北大仓演化为过去的北大荒知识拓展黑龙江垦区是在昔日闻名于世的北大荒上开发起来的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主要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50年前三江平原黑龙江谷地嫩江流域广大区域保存原始面貌天然森林草原茂密低湿地覆盖平原大地一片荒凉人迹罕见故称北大荒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决定开发它50年来经过十几万部队复转官兵和数十万知识青年的开发建设开辟了同江密山黑河等垦区成为拥有耕地3000万亩年产粮食85亿千克以上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然而大面积的开荒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也使北大荒的部分湿地消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天然的森林草原低湿地覆盖面积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出现危机过去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不见了不少鸟兽无法在此栖息被迫迁徙他乡昔日黑土地肥得流油插根筷子都发芽如今却越种越瘦灾害越来越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科学使得垦区决策人变得聪明了除了果断停止开荒保护好现有的荒原和湿地外还规划在近三年内完成退耕270万亩因地制宜种树种草还林还牧拨出专款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日本合资建设湿地生态监测与培训项目生略师依照材料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湿地的合理利用是一种与维持生态自然性并不相悖并造福于人类的可持续利用方式当前在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湿地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据土地资源调查显示黑龙江省未利用土地中的宜农荒地有70在三江平原而且集中分布在湿地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对三江平原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开垦今后按照湿地保护的要求再大面积开发已不现实二是湿地保护与防洪排水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三江平原洪涝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为解除当地防洪除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修建的堤防工程切断了大部分沼泽湿地与河流的联系例如在浓江上游修建了浓鸭排干渠把上游水大部分排入黑龙江导致沼泽地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退化三是湿地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矛盾三江平原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宜农土地资源在湿地的保护中不仅仅是划定湿地保护区的单一保护应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作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四是湿地保护与管理体制的矛盾多部门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体制破坏了湿地的水土动植物等重要资源的整体性和有机联系分散的管理体制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不利于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板书二保护三江平原课堂小结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应在湿地生态结构上下工夫以环境生态学的有关理论保证湿地生态平衡条件的满足通过退耕还湿还林还草刹住毁湿草林开荒之风划入或组建保护区地新建一批蓄水坝和平沟等措施保持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探索适合该区的湿地农业发展模式是防止农业生产对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的有效途径从资源水利和环境生态水利的战略高度配置水利工程设施在满足农田用水的同时确保湿地生态用水安全确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一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雨林的现状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开发与保护三种方案保护亚马孙雨林具体措施二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一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地势低平沼泽广布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转变原因2三江平原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的地位三停止开发三江平原1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2保护三江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