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玉林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35分)
1.(5分)读拼音,写词语。
近期,我国南方一些省份zāo yù 洪灾,灾情较为yán jùn 。灾情发生后,消防、武警等多方力量展开jiù yuán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zhǐ dǎo 做好受灾qún zhòng 生活救助工作。
2.(4分)活学活用成语。
(1)教室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请写出两个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
(2)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游戏、赛跑。请写出两个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3.(2分)读句子,在括号中填入一对恰当的反义词。
这里曾经是 的城市,战争让它变得一片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填序号)。(8分)
4.(2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搓手(cuō) 杂拌(bàn)抽噎(yē) 逛庙会(guàng)
B.侵蚀(shí) 蒜瓣(bàn) 翡翠(fěi) 万像更新(gēng)
C.机械(xiè) 爆竹(bào) 磨米(mó) 张灯结彩(jié)
D.一番(fān) 挪移(nuó) 概括(kuò) 逆时针(lì)
5.(2分)下面四个词语中,哪个词不是表现人多的( )
A.人山人海 B.门庭若市 C.眼花缭乱 D.熙熙攘攘
6.(2分)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运动场上进行着激烈的篮球赛。
B.她的演讲非常精彩,台下时时传来强烈的掌声。
C.台风猛烈地刮着,路边的小树都被连根拔起了。
D.辩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侃侃而谈,气氛非常热烈。
7.(2分)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只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凹”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6画,第二笔是“乛”。
B.“巨”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一”部,再查3画。
C.“奶”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N”再查音节“nai”。
D.“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2画,第一笔是“丿”。
9.(2分)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 )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0.(2分)下面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名言是( )
A.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洛克威尔)
B.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
C.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D.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
11.(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B.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C.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按要求写句子。
12.(10分)按要求写句子。
(1)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
改为双重否定句:
(2)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改为转述句:
(3)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我们觉得没有 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写几句话,表现出心情“好”的状态,注意用上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
奔跑在田野上 开满丁香花的小巷 漫步在雨中 放风筝 吃雪糕
13.(2分)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六年来,我积累了不少优美的古诗词: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郑燮《竹石》中的“ , 。”
14.(3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非常酷爱书法,汉字对我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即使一有时间,就挥毫练字,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5.(3分)在信息化时代,汉字的电脑输入速度相当快捷,且易保存、修正。因此,不少同学不愿练字了,青少年的汉字书写差得令人担忧。你对此有何看法?
三、阅读理解。(35分)
16.(15分)阅读下面《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给语段拟一个小标题:
(2)五壮士因为 ,所以“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3)文中“眺望”“回头望望”等加点的动词体现出 。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描写五壮士 、 、 、 等动作,表现了他们 的精神。
(5)语段结尾“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你由此体会到了什么?
(6)语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 。
17.(20分)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爱之链
一天傍晚,他驾车回家。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
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天开始黑下来了,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赶路。
你知道,他差点儿错过那个搁浅在路边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车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伤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
“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支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厢。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虽然天气寒冷且个人抑郁,但乔回家时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
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继续赶路。
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格子毛巾擦擦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八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累而有所改变。
吃完饭,老太太拿出一百美元付帐。女侍者拿着钱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十分诧异,她突然发现餐巾上有老太太留下的字。看后,她热泪盈眶。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过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虽然要清理桌了,服侍客人,但女侍者还是坚持下来了。晚上回到家,她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丈夫多么焦急。当他来她的旁边时,她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亲爱的乔。”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他生斯,长于斯”中“斯”的意思是: 。
②“他差点儿错过那个搁浅在路边的老太太”中“搁浅”的意思是: 。
(2)短文主要写了: 。
(3)“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了”一句,作者为什么要用上“终于”? 。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那样”指什么?老太太为什么会“那样”?
(5)从短文中,我们知道乔帮助老太太的原因是: 。
(6)乔再次踏上归途时心情如何?为什么?
(7)短文为什么以《爱之链》为题目?
(8)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习作。(30分)
18.(20分)看到这个 SHAPE \* MERGEFORMAT 手势,你想到了什么?没错,就是点赞。
ㅤㅤ“点赞”是一种正能量。我们为航空英雄点赞,我们为抗战在疫情一线的所有人点赞,我们也为身边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点赞。请你想一想要为谁点赞,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你点赞的理由,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ㅤㅤ要求:(1)题目自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5)不少于400字; (6)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名、人名。
2022年广西玉林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5分)
1.【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遭遇 严峻 救援 指导 群众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解答】(1)描写认真学习的成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2)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龙腾虎跃、英姿勃发。
故答案为:
(1)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2)龙腾虎跃 英姿勃发。
【点评】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3.【分析】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解答】繁华:繁荣热闹的意思。反义词“萧条”。
故答案为:
繁华 萧条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填序号)。(8分)
4.【分析】本题考查了字音、字形。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万象更新: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故“万像更新”的“像”应改为“象”。
C.有误,磨:读[mó]时,指摩擦。读[mò]时,指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故在“磨米”中应读“mò”。
D.有误,有误,“逆时针”的“逆”应读“nì”。
故选:A。
【点评】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B、D都表示人多。
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不是表现人多。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6.【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强烈:极强的;极大的。形容掌声不恰当。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分析】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解答】B项中的“所有”“污染的”词语的位置、形式与前一句的“所有”“被砍伐”位置、形式一样。
故选B。
【点评】句子的基本成分就是构成句子所必须具备的词和词组,完整句注意要有一些基本成分。
8.【分析】考查了查字典、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笔顺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汉字。
【解答】A.有误。“凹”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5画,第二笔是“横折折”。
B.有误。“巨”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匚”部,再查2画。
C.正确。
D.有误。“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2画,第一笔是“横折折钩”。
故选:C。
【点评】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一定要注意掌握,多加积累和记忆。
9.【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解答】A.有误,“泥菩萨过河——没指望”应该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意思是: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
B、C、D项正确。
故选:A。
【点评】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答案。
10.【分析】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A.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不能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C.不能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句意:勤奋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是前人留下的有益的训诫,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增长一分才能。强调勤奋的重要性。
D.不能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故选:A。
【点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非常广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11.【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C、D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赋予了“连翘花”以人的特点,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按要求写句子。
12.【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解答】(1)改为双重否定句,把“只好”改为“不得不”。
(2)将“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删去。将“我”改为“他”,将“你”改为“鲁班”。
(3)“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和“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之间是转折关系,故填:虽然……但是……。
(4)例如选“放风筝”的情境,表现出心情“好”的状态。
故答案为:
(1)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不得不关上门窗。
(2)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3)虽然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但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4)公园里景色迷人: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唱着动听的歌曲;一朵朵形态各异的鲜花争芳斗艳,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我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精心准备的风筝放上了天空。风筝在天空中忽上忽下地飞舞着,像和小鸟在一起嬉戏、玩耍,像和白云一起捉迷藏。
【点评】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3.【分析】本题考查了诗歌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