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

217阅读 | 9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6课 三国鼎立.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不求上进上你 上传于:2024-06-01
第16课《三国鼎立》(部编版) 教学设计 授课人   学科  历史 时间 2019、11 课 题 16、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刚愎自用,不堪一击,曹操的善于用人、沉着冷静;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雄心勃勃,刘备、孙权的精心策划、同仇敌忾。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从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身上,学生们能很好地照出自己的优缺点,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教学重点 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背景、特点、影响)。 教学方法 比较法、合作、探究学习;School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等情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规程 教师活动 小组(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先学 教师指导预习, 了解学情,备课 学生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