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
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
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法
教具
教法: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法,以情景创设法、讨论为主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挂图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意见
情景导 入
合作交 流
课堂达 标
课堂小 结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