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学设计(诵读感悟)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教案设计力图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倾注自己的心智和情感,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考中明理,在交流中提升,进而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观点的方法。
《学与问》是一篇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分析事例;由扶到放,自主体验;以读代讲,读中促悟;学练结合,巩固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为主,采用读悟法,通过读、讲、练、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哥白尼的“日心说”;搜集沈括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学与问的诗句;(3)搜集哥白尼和沈括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设疑激趣。
1、提问:(师板书“学”“问”)知道什么叫学问吗?
预设:
生:学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