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审题(一).doc

216阅读 | 10收藏 | 4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审题(一).doc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审题(一).doc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审题(一).doc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 审题(一).doc第4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4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离别 上传于:2024-07-07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专题——审题训练一 例一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判分注意 1.脱离“善念与善行”空谈在困境中要自我奋斗,要有感恩之心,要互相帮助或者论述重心仅在于要有恻隐之心,原则上不超过36分。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