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pū)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mǒ)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B.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xuē)一般,棱(léng)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C.若使后之学者都墨(mò)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zhì),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D.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wō)行摸索,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我是失修的路基。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秋天恬静幽美的夜景。
B.《我的叔叔于勒》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文章的主人公是于勒。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是驳论文,作者通过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式批驳对方错误论点。
D.《怀疑与学问》一文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证了学则须疑的观点。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 , , 。 ,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总喜欢在皎洁的月光下,仰望满天繁星。(把“满天繁星”改为“苍穹”)
B.在这次学校举办的“五四”文艺晚会上,同学们表演的节目大多以舞蹈为主,充分展示了他们青春的风采。(把“大多”删去)
C.我们之所以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把“的原因”删去)
D.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但是明天也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一个玫瑰园。(把“不仅……但是……”改为“虽然……但是……”)
二、 填空题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作为研究者,重要的是________。然而,问题意识缘何而来?我们常说开拓创新,开拓和创新的起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________。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所谓新观点、新见解,离不开对旧观点、旧见解的怀疑和批判。人类文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传承和积累,但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源离不开质疑与批判。
6. 请你仿照画线句的句式补写两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形成一个排比句。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课文《怀疑与学问》内容填空。①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________而________,因________而________是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________新学说、________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③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________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__,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三、 综合读写
8.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
(1)班里要举办一次辩论会,请你为正反两方拟出观点。
(2)你的观点是什么?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谈你的看法。(不超过70个字)【链接材料】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不在生活中实践运用,结果一事无成的人。例如,南宋的“硕学”陆澄,他年轻时博览群书,可写《宋书》时却一字也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开展与普及,这话就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完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和《肇域志》。
(3)请给你的观点补充一个论据。
四、 现代文阅读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怀疑与学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了本文怎样的观点?
(2)第④段画线的“一切”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下面的材料能否作为选文的论据,请你说一说为什么。人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的实验过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不气馁,终于找到了亮度大、耐热程度好的钨作为灯丝,此后电灯便成了家万户的“光明使者”。
(5)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怀疑精神。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下面这段话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适用?请说明理由。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的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得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会“有教养”地怀疑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从小到大,我们读书做学问,常常听到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