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荀子强调“敬其在己者”,而非“慕其在天者”,与其迷信天的权威,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这表明其主张( )
A. 天人合一相互感应 B. 顺应天道自然无为 C. 制约天命人道有为 D. 反对天道推行德制
2. 元光元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现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无所适,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其旨在( )
A. 推明孔氏维护一统 B. 加强选官维护统治 C. 吸收佛道创立新学 D. 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3. 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其学派世称“洛学”。学术上二程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这主要肯定了二程( )
A. 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理学体系 B. 提出了本心体悟的修养方法C. 完成了儒家信仰的重建任务 D. 确立了天理的世界本体地位
4. 王夫之《宰制》指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是故中国财足自亿也,兵足自强也,智足自名也……足以固其族而无忧矣。”这突破了传统的君臣纲常,把民族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据此可知王夫之( )
A. 主张民族解放 B. 提倡君臣平等 C. 批判君主专制 D. 反对三纲五常
5. 下表记载说明( )
时间
史料记载
824年
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指出“二十年间,……至于缮写模勒(模刻)卖于市井,或持之(白诗印本)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835年
四川、江苏民间“以板印历日”,市场出卖;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
883年
成都书肆“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书,率皆雕版印纸。
A. 白居易诗歌反映了盛唐气象 B. 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相当普遍C. 活字印刷加速了文化的传播 D. 唐末成都是全国的教育中心
6. 颜真卿晚年在生命和书艺的反省中,打通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得到悟彻。其既在点捺撇画中留着生活的血泪斑驳,又在笔墨动势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既在线条的起落移动中灌注一腔豪情,又在栉比鳞次的布白中激射人格光辉。其书如老!枯林,却有浓花嫩蕊,一本怒生,万枝争发。这种艺术成就( )
A. 把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B. 笔画圆匀而富于图案美感C. 反映了书家思想意识状态 D. 融多种文化艺术素养一体
7.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直接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占很大分量。这类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这反映了( )
A. 民主平等的思想追求 B. 提倡个性的解放潮流C. 文学创作的商业动力 D. 市民阶层的心理需求
8. 1917年4月,笔名为“二十四画生”的年轻小伙(毛泽东)向《新青年》投了《体育之研究》的文章。主编陈独秀看过文稿后觉得非常好,要求立即刊登。文中关于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观点,至今仍振聋发聩。其成功刊登源于( )
A. 符合新文化运动观点 B. 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 重视五育并举的作用 D. 得到主编陈独秀赏识
9. 1919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他运用唯物史观,论证了中国问题必须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的革命主张。他号召不仅要宣传主义,而且要本着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作指导,通过革命实现经济结构的改造。这一主张( )
A. 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B.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C. 提出了民主共和革命道路 D. 推动了中国社会革命探索
10.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三次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愚公移山》寓言,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指出:“同志们!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愚公时代精神( )
A. 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 B. 为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C.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D. 强调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11.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这反映出当时科技领域( )
A. 出现了重大变化 B. 实现了伟大转折 C. 适应了改革需求 D. 推出了重大战略
12. 苏格拉底《申辩篇》:“雅典同胞们,当年我接受你们推出的将军的安排,坚守阵地,不怕牺牲。如今上帝委派了哲学任务给我,让我去认识我自己,去认识其他人。如果我因惧怕死亡而不遵照神谕指示,那真应该被告上法庭。”这段话反映了他( )
A. 怀疑雅典民主 B. 否定绝对权威 C. 坚守思想自由 D. 捍卫神灵本位
13. 托马索•卡塞是15世纪意大利第一位伟大的画家,其绘画首次引入了灭点、使用透视法,这使其画中的人物出现了历史上从没有见过的自然身姿。这一成就主要源于( )
A. 智者学派的启迪 B. 东西方文化交流 C. 宗教改革的需求 D. 人文主义的影响
14. 18世纪,卢梭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的口号,认为人的理性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大人应该让小孩尽量停留在他们天真无邪的“自然”状态里。这一思想( )
A. 表达了人民主权愿望 B. 吸收了天人合一观点C. 源于生物进化论成果 D. 有助于人本身的解放
15. 巴斯德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毕生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其研究( )
A. 打破了上帝造物说 B. 标志量子理论诞生 C. 开辟了微生物领域 D. 开创了微积分学科
16. 1913年,泰戈尔泛神论代表作《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将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宗教相融合,汲取印度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努力提升人的地位、自信、尊严,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变得无比珍贵。其获奖主要因为( )
A. 世界交流的坚冰被打破 B. 用民族性表达西方价值C. 保留了印度宗教的地位 D. 印度文化获得世界承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韩非上书韩王,希望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以法治国”是韩非思想的核心,他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主张,这对当时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影响;除了制订法律外,韩非主张以法为教,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使整个社会形成法律风气。韩非之学其最高理想是“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韩非形成了以进化的历史观为基础的,以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奋斗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韩非“以法为本”的主张成为当时主流思想,各国君臣竞相研究《韩子》。在其指引下,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摘编自《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
材料二 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摘编自《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思想主张,评价韩非的历史贡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所处的社会背景,请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孟德斯鸠的主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它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摘自《意识形态原理》问题
利用材料中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述,选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具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符合逻辑。)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张大千( 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早年,大千从中国传统文人画入手,广临唐、宋、元、明、清绘画,尤得石涛、八大山人精髓,其绘画涉及山水、花鸟、人物,兼通工笔、写意,卓有建树,可谓中国传统绘画集大成者。20世纪40年代,大千西上敦煌,三年潜心遍临5—14世纪中国各朝壁画,将一段几乎被遗忘的中国美术断代史以临本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使人普遍关注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递延中国文化成绩斐然。正是从敦煌艺术中遍学中国历代美术画技,吸收精华,成就了大千复笔重彩、古雅华丽的画风,在画坛名声大噪,是其绘画生涯一大转折。1948年,张大千开始游历世界,博采众长,创造出以唐代泼墨技法为基础、糅入西方泼彩画法,开辟了中国山水画新天地,创作了大批泼墨泼彩作品。先生一生投身绘画,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立起一支璀璨的大纛,在世界艺术发展中,刻上了一道鲜明的东方绘画印记。
——摘编自《瑰丽的静域一梦:张大千敦煌册》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大千成为一代大画家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与其迷信天的权威,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可知,荀子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制约天命人道有为,C项正确; “天人合一相互感应”属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不属于荀子的思想,排除A项; 道家主张顺应天道自然无为,不属于儒家荀子的思想,排除B项; 材料表明荀子主张制约天命人道有为,排除D。 故选:C。本题考查了荀子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本题考查了荀子思想,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在推明孔氏,维护大一统,故A项正确; 董仲舒提出的是思想领域的主张,与选官无关,故B项错误; 这一时期佛教尚未传入,故C项错误; 儒学复兴运动兴起于唐朝,故D项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结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目的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及其目的,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程颐程颢兄弟提出了理是万物的本源,最高的哲学范畴,确立了天理的世界本体地位,推动了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D项正确; 题干中仅涉及到理学的一个内容,理是万物的本源,没有体现严密的理学体系,排除A项; 题干中并未体现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本心体悟是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排除B项; 题干并未体现儒家信仰重建的内容,排除C项。 故选:D。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需要结合宋明理学的特征来解答。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王夫之认为,不因为一个人自命尊贵就怀疑全天下的人卑贱,不因为一个人当了皇帝就把天下当做自家的私有财产,中国有足够的财富,有足够的军力,有足够的智力,足够维护整个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是在批判君主专制,C项正确; 民族解放战争是指被压迫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君臣关系,排除B项; 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二十年间,……至于缮写模勒(模刻)卖于市井,或持之(白诗印本)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后期,雕版印刷的白居易诗集畅销;根据材料“‘以板印历日’,市场出卖;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后期,雕版印刷的日历畅销;根据材料“‘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书,率皆雕版印纸”,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后期,成都书肆里的“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书籍,均采用雕版印刷。由此可知,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相当普遍, B项正确;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其诗歌主要反映民生的疾苦,排除A项; 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宋代,排除C项; 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后期雕版印刷的普遍,“唐末成都是全国的教育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发明,要求学生结合四大发明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发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A.颜真卿是楷书大家,而草书注重写意,排除; B.笔画圆匀而富于图案美感是篆书,排除; C.根据“颜真卿晚年在生命和书艺的反省中,打通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得到悟彻”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意识状态,C正确; D.材料无关多种艺术素养,排除。 故选:C。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解题关键信息是“颜真卿晚年在生命和书艺的反省中,打通生命哲学与书艺哲学,得到悟彻”。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这类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生活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类作品反对封建束缚,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应市民阶层的心理需求,D项正确; 民主平等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个性的解放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小说所歌颂的精神与文学创作的商业动力无关,排除C项。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小说,要求学生结合明清小说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小说,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A.材料“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意思是要提高国人的素质,就要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文明,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健。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和科学的理念相符,故A正确; B.马克思主义被系统的介绍到中国是在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与材料1917年4月描述不符,故B错误; C.五育并举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与陈独秀无关,故C错误; D.材料中毛泽东的文章的主旨与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和科学的理念相符,因此被要求立即刊登,而非得到主编赏识,故D错误。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根据“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结合新文化运动背景及是指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李大钊提出的主张是以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