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古诗修辞用语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语境理解诗中意象,体会诗中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这一形象的审美趣味,理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北方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愿望与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及导入
1、课前预习。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
2、情境导入。
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二、课堂学习
1、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2)四人为一组讨论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情节。
(3)概括每节内容。
①停机叹息,代父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