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庄子》故事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3、 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学习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学习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知识链接】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虽然主要是政论文,但也是文学艺苑中的奇葩异蕾。《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文笔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