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

107阅读 | 4收藏 | 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1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2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3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4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5页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docx第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无妄 上传于:2024-05-26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一) 物体的分类和排序 10 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加减法 小 班 把相同的物体分别归类,按物体的颜色、大小、长短、形状等特征分类。 把3个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长短排序。 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每组不超过10个)。 区别1和许多及其关系。 认识4以内的基数。 中 班 按物体的颜色、大小、长短、形状、粗细、高矮、厚薄等特征分类。 把6个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等特征排序。 认识10以内的基数,初步理解数的守恒。 认识10以内序数,认读阿拉伯数字。 大 班 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把1到10的圆点卡片或数字卡片排序,把物体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认识10以内数的相邻数。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书写阿拉伯数字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幼儿园各年龄班数学教育内容(二) 简单的几何形体 量的比较 空间方位 时间 小 班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认识大小、长短。 认识上下、前后。 认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 班 认识长方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 认识粗细、高矮、厚薄。 扩大上下、前后的认识范围,如向上、往下等。 认识昨天、今天、明天。 大 班 认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学习二等分、四等分几何形体,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远近、容积等,初步理解长度、体积的守恒。 区别左右(以自身为中心) 认识时钟(整点、半点)和日历(星期)。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集 合 分类 1.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分类活动,把集合中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逐步排除物体颜色、大小、形状的干扰。 2.    按各年龄班不同教学要求,从易到难利用实物、图形等按物体的外部特征(颜色、大小、形状)分类,由一个特征到两个特征到三个特征(视幼儿能力增加),亦可按物体的数量、量的比较(长短、粗细、厚薄等)、方位的比较(上下、前后、左右等)、物体的用途等分类。 3.    一般让幼儿先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分类,再逐步独立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4.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进行应用。 比多少 1.    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用重叠对应或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物体的多、少。并用这两种方法相互验证。 2.    让幼儿先组合(按不同特征将物体分成两组),进行比较活动。 3.    鼓励幼儿任意选用自己喜欢和习惯的方法进行比较两个集合中物体的多少(如单排对应、连线对应、数量对应等)。 排序 1.    按各年龄班不同教学要求,从易到难利用实物、图形等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等差异进行排列(差异从较明显到较不明显),或按物体数量逐一递增、逐一递减规律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进行排列。 2.    在大班中可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或先找出物体的排列规律再按这一规律继续排列。 3.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进行应用。 数 数 “1”和“许多” 1.    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区别“1”和“许多”。 2.    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看、听、摸、跳中进行区别。 3.    让幼儿通过寻找活动,加深对“1”和“许多”的认识。 4.    让幼儿通过分合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10以内基数 1.    从口头数数到点数(说出总数)到目测数群(具体实物)到抽象数字,使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让幼儿掌握点数法:按物点数或按数取(找)物。 3.    让幼儿掌握比数法:会将两个集合中的物体用对应比较(重叠或并放对应)或不对应比较,边数边比较,发展按群数数能力。 4.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和计算活动中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计数的操作活动。 5.    数的形成教学要防止模式化地重复教“几添上几是几?”这句话,可在学习和计数活动中有机结合进行。 6.    相邻数教学可在小、中班时先让幼儿理解两个数间的相邻关系,再在大班时认识三个数间的相邻关系(可采用三组实物作比较,以第二组为中心),教学中可用类推法让幼儿发现规律,举一反三,并在游戏活动和操作活动中练习。 7.    倒着数的教学可结合数实物进行,用连续先顺数再倒数的方法练习并在连线游戏中巩固,注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8.    注意和训练发展幼儿的数的守恒观念。 10以内序数 1.    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认识1~5的序数,再认识6~10的序数。可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明确从哪里数起,按什么方向数。 2.    注意和分类、排序活动结合教学,注意区分序数和基数的不同。 3.    可在游戏活动、各科教学中结合进行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认读、书写数字 1.    认读数字1~10,可在中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学时结合进行,可用形象化的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认读时,数字要放正。 2.    书写数字0、1~10可在大班数的组成教学时结合进行。指导书写时应注意养成幼儿正确书写的姿势,并要注意幼儿书写时笔顺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教师可先在“日子格”本上书写。 3.    可与基数、序数、比多少等教学结合,在做多种操作练习(寻找、画图、连线、举数字卡片、填数字)中巩固。 10以内数的组成 1.    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学习1~5的组成,再6~10的组成。可在幼儿动手进行分合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演示、讲解。 2.    通过观察归类让幼儿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一般在教4的组成时可引导幼儿发现得出互换规律,在教7或8的组成时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得出增减规律;教9或10的组成时可以运用这两个规律用类推法找出所有的分法。 3.    注意运用记忆表象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如举卡片、猜数、合数等)学习,防止停留在死记硬背分合种数的教学中。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    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学习1~5的加减法,再学习6~10的加减法。通过各种实物教具演示和讲解并采用集合图法使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认识各种符号。 2.    加减运算可采用编题列式、看图列式、按式题讲题意等方法进行。在教6~10的加减法时可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操作过程或图片内容列出加减算式。 3.    注意运用数的组成知识作为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注意指导在按物体不同特征分类列式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幼儿智力。 4.    注意充分调动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认识数字0,一般在教5的减法以后进行。结合实物教具、口头减法让幼儿知道0的实际意义和两个相同数减等于0的运算。 6.    口头应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