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文本,精心设问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例谈
刘卫红
古人云:“学则须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质疑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深入阅读,精心设问必然成为关键。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心设问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着眼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尽力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也就是主问题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如在教授《晋灵公不君》一文时,我在备课中,通过分析文本环节找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后,设计出一个主问题:《晋灵公不君》是如何体现春秋笔法的?这个问题具有极大的整合性,既要求学生掌握文本内容,比如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的4件事,晋灵公完全不行君道的表现,以及赵穿弑君等;又要求学生了解春秋笔法“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直书其事、惩恶而劝善”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