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优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说”的文体知识,了解韩愈关于尊师论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默写课内名句。
预习案
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完成标注。初步理解文章含义。
1.作者: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是 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八位分别是 )之首。
2.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柳宗元在《答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