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

150阅读 | 6收藏 | 5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第1页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第2页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第3页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第4页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表格式教案.doc第5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5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弄臣 上传于:2024-05-23
4.32 网络课堂: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教案 课 题 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总课时数 1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科学知识 了解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2、能力培养 能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分小组、分主题开展人类利用电历史的研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人类研究和利用电的历史。 教 材 分 析 重点 难点 设计 方法 重点:能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分小组、分主题开展人类利用电历史的研究。 难点:能利用网络课堂的形式,分小组、分主题开展人类利用电历史的研究。 设计: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交流汇报——小结 方法:观察比较,讨论发现。 教 学 过 程 一、选定主题 根据兴趣选定不同的研究主题。 二、收集资料 根据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同学们确定好主题后,利用周末时间对资料进行收集。 可以建立小组QQ群进行商量,并对资料进行整理。 确定小组汇报的方式。 课堂分享 每个小组根据本小组收集的资料,依次进行分享。 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知识竞答、视频、图片等等。 四、交流与小结 一个小组分析结束后,由其他小组做出点评与小结。 资料分享 将小组整理的资料提交给教师,由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分享。 布 置 作 业 收集更多关于电的资料 板 书 设 计 人类利用电的历史 教 学后记 在教学中新课改所倡导的实验探究式学习,既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和思维,还能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对学生而言,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个知识输出的再现过程,更是一个知识信息重组和整合的获得性过程。比起以往所用的死板的教学方法,这种“自己动手实验、自己思考原因、自己得出结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显然更为有效,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地位,思维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始终保持着较大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对能够自己动手做演示实验感到尤为兴奋,而其他同学在羡慕这次做演示实验同学的同时,也等待着下次自己站到讲台上的时刻,并且对于一些原本学习自觉性不够、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整节课下来,学生不感觉吃力,教师也不再是喋喋不休的授业者,而形成了一种共同思考、共同探索的学习的新方式。 附件: 人类对电的认识简史   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的“顿牟掇芥”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   第一位认真研究电现象的是英国的医生、物理学家吉尔伯特。1600年,他发现金刚石、水晶、硫磺、火漆和玻璃等物质,用呢绒、毛皮和丝绸摩擦后,也能吸引轻小物体,有“琥珀之力”,他认为这可能是蕴藏在一切物质中的一种看不见的液体在起作用,并把这种液体称之为“琥珀性物质”。后来根据希腊文“琥珀”一词的词根,拟定了一个新名词──“电”。但吉尔伯特的工作仅停留在定性阶段。到了1733年法国物理学家杜菲发现,把两根跟毛皮摩擦后的琥珀棒或两根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起来,当两根同种棒彼此靠近时,它们相互排斥,但琥珀棒与玻璃棒则会互相吸引;如果使其接触,二者都失去电性。于是杜菲认识到电有两种:“琥珀电”和“玻璃电”;同种电相斥,异种电相吸。美国学者富兰克林干脆把这两种电叫“正电”和“负电”,他认为,电是一种流质;摩擦琥珀时,电从琥珀流出使它带负电;摩擦玻璃时,电流入玻璃,使它带正电;两者接触时,电从正流向负,直到中性平衡为止。   富兰克林还揭露了雷电的秘密。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天电”吸引到莱顿瓶中,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电”与“地电”完全相同。接着他发明了避雷针,这是人类用已有的电学知识征服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用电的科学取代了对上帝的部分迷信,也推动了人们对电的研究和探索。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用他发明的扭秤,通过实验研究,确立了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库仑定律。从此,人们对电现象的研究从定性走上了定量的道路。但要深入探讨电的本质,则须有大的电源。   18世纪后期,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电池。伏打把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泡过的硬纸板按一定顺序叠起来,组成一根柱体,称为“伏打电堆”。当用导线连接电堆两端的导体时,导线中产生持续的电流。此后,各种化学电源相继出现。在使用伏打电池过程中,还发现了新的现象,如英国人尼科尔松发现,用锌板和铜板制成的伏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板上出现氧气,铜板上出现氢气。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解定律。在这以前,法拉第还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确立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途径。   1862年,韦伯首次以带电粒子的移动解释电流现象,使“静电”与“动电”的本质统一起来了。1871年为了解释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韦伯又提出“带正电的粒子围绕负电中心旋转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