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

20阅读 | 0收藏 | 16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2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3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4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5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6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7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8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9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0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1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2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3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4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5页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doc第16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6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找到 上传于:2024-06-02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就不再是单单考虑工程质量问题了,在达到既定的工程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经济是每一个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和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体系。把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保证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理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久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管理。通过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为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就目前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如何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目 录 引 论……………………………………………………………………4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4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4 (二)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趋势………………………………………6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11 (一)工程量计算……………………………………………………………… 11 (二)工料机消耗定额………………………………………………………… 12 三、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13 (一)质量与工程造价……………………………………………………………13 (二)工期与工程造价……………………………………………………………15 结 语 …………………………………………………………………16 主要参考文献 …………………………………………………………17 引 论 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固定资产额快速增长。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项目部分,建设工程投资大幅度上升,相应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节省投资,在一定投资额度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间接规范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控制好工程建设资金,节约投资,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略谈浅识 。建设工程造价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工程造价的体系,它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好坏。由于建设工程投资大,生产和使用周期长,工程造价决定了项目的投资,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通常是把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 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第一节 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的安装。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种承包交易价格或合同价。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融技术、经济、法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界定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从字面上看是由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三个不同属性的关键词所组成,实际上是有其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能解决其特殊矛盾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技术、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的新兴的边缘科学。 (一)建筑工程 1、工程 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在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出来的。其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来为人类服务。 2、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即土木建筑工程,既指部件产品,即由建筑业承担固定资产设计、建筑和安装任务的成果,又指一个活动范畴,即包括从事整个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各相关活动的总称。 (二)工程造价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学术委员会给工程造价赋予了一词双义,即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建设成本或称投资额,二是指承包价格或称合同价。 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的含义,按中价协学术委员会的意见表述为:其一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完成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费用总和,它包括建设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及其他相关费用;其二是指建设工程的承发包价格。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三)造价管理 管理,是为完成一项任务或实施过程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处理的工作总和。   工程造价管理是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当今我国的建筑业就难以在世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盛起来。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及工作要素 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造假的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引导与服务、管理与监督等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特点及管理对象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 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合理使用投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统一、开放、协调、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时效性: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内价格特性,及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公正性:既要维护业主(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承包商的利益,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一手托两家 规范性:由于建筑产品千差万别,构成造价的基本要素可通过分解为便于可比与计量的假定产品,因而要求标准客观、工作程序规范 准确性: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及法律手段进行科学管理,计量、计价、计费有理有据,有法可依 工程造价管理的对象 工程造价管理的对象分客体和主体。客体是工程建设项目,而主体是业主或投资者(建设单位)、承包商或承建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咨询等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素 工程造价管理决定着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一是造价本身(投入产出比)合理,二是实际造价不超预算。具体的工作要素如下: 1、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选好,编好、定好投资估算,考虑风险,打足投资 2、从优选择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咨询(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搞好相应的招标 3、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建设方针 4、按估算对初步设计推行量财设计,积极、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 5、对设备、主材进行择优采购,抓好相应的招标 6、择优选定建筑安装施工单位、调试单位 7、认真控制施工图设计,推行“限额设计” 8、协调好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合理处理好配套工作中的经济关系 9、严格按概算对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10、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 11、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 12、搞好工程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第二节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趋 一、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在16世纪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共同劳动的规模日益扩大,劳动分工与协作既精细又复杂,出出于对工程建设消耗的测量与估价,便产生了工程造价管理。这里主要介绍有关国际造价管理组织和部分国家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 国际造价工程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st Engineering Council(简称ICEC),它是一个旨在推动国际造价工程活动和发展的协调组织,为各国造价工作协会的利益而促进相互间的合作,其会员组织通过代表来管理ICEC的活动。目前,ICEC共有四个区域性的分会,第一、二、三、四区域分别为南北美洲、欧洲和近东、非洲、亚太地区。ICEC的职责是促进团体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在世界范围内推进造价工程专业的发展。它能够从造价工程的当前和未来需要出发,在教育、培训、认证、术语、协会或学会以及其他方面做些工作。ICEC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它能就各团体会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按统一的基调发表意见,树立起公众认可、名副其实、颇具效力的专业形象。 (二)美、英、法工程造价管理 1、美国工程造价管理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国家,设工程造价协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业主自主负责。投投资者拟建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关于投资的粗略设想,然后外委估价,由业主审核认定即可。业主在处理与造价有关的问题时,不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和干扰。二是专业人员独立估价。除了表现形式具有规范化的要求外,编制估价时所执行的程序、采用的方法、引用的价格参数以及计算依据没有强求一律,而是由估价师自行独立决断,强调各自的“可信度”。三是全程管理一元化。从方案选择、优化设计、实施建造等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业主只委托一家来全面负责,保持前后工作各环节衔接一致与协调呼应。四是社会服务功能强。政府虽有对工程造价计价的规定,但仅对自己的投资对象。社会上有专门的估价公司,有专门编制、出版造价资料的商业性公司,有社会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等。 英国工程造价管理 英国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工程所用工料的计算是由工匠在工程实践中发起的。1733年在爱丁堡出现了第一本工料测量规则,经过工程实践,于1918年形成全苏格兰的工料测量规则。1922年在英格兰、威尔士也开始形成规范化的工料测量规则,至1965年形成了全英统一的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颇有影响的独立专业。 3、法国工程造价管理 法国将工程造价工作称之为建筑经济工作,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人称为建筑经济师。19世纪法国政府负责房地产及建筑经济工作,1850年以后由建筑经济师负责1956年,法国开始对建筑经济职业资格进行管理,1972年成立了法国建筑经济师联合会,1975年成立了欧洲建筑经济师联合会。在法国,政府不管工程造价,只对建筑经济师的资格认证进行管理,政府通过资格管理来管理工程造价。 (三)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控制 在国外,按项目投资来源渠道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政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采取间接手段,政府通过定期发布信息资料,使私人投资者了解市场状况,尽可能使投资项目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实施不同力度和深度的管理,重点控制政府投资项目。 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 从国外造价管理来看,一定的造价依据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美国对于工程造价计价的标准不由政府部门组织制定,也没有统一的工程项目造价计价依据和标准。工程造价计价的定额、指标、费用标准等,一般由各个大型的工程咨询公司制定。各地的咨询机构,根据本地区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单位建筑面积的消耗量和基价作为所管辖项目的造价估算的标准。英国也没有统一的定额,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就成为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遵守的计量、计价的基本规则,现行的《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是皇家测量学会组织制定并为各方共同认可的,在英国使用最广泛。 多渠道的工程造价信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建筑市场价格信息是业主和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和取得利益的关键。造价信息是建筑产品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是建筑市场价格变化的指示灯。香港工程造价信息的发布主要采取价格指数的形式,按照指数内涵划分为三类,即投入价格指数、成本指数和建造价格指数;按照发布机构划分,工程造价指数可分为政府指数和民间指数。在美国,建筑造价指数一般由一些咨询机构和新闻媒介来编制和发布,在多种建筑造价来源中,ENR(Engineering News Record)造价指标是比较重要的一种。ENR共编制两种造价指数,一是建筑造价指数,二是房屋造价指数。 估价贴近市场实际 在英国,业主对工程的估价一般要委托工料测量师来完成。测量师的估价大体上是按比较法和系数法进行,在估价时,工料测量师将不同设计阶段提供的拟建工程项目资料与以往同类工程项目对比,结合当前建筑市场行情,确定项目单价,未能计算的项目则以其他建筑物的造价分析资料来补充。 在美国,工程造价的估算主要由设计部门或专业估价公司来承担,他们在具体编制工程造价估算时,除了考虑工程项目本身的特征因素外,一般还对项目进行较为详细的风险分析,以确定适度的预备费。造价估算师通过掌握不同的预备费率来调节造价估算的总体水平。 通用的合同文本 作为各方签订的契约,合同在国外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对于各方权利与义务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外都将严格按合同规定办事作为一项通用的准则来执行,并且有的国家还实行通用的合同文本。 6、项目实施过程中造假的动态控制 国外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造价工程师能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美国,造价工程师十分注重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对各分部分项工程都有详细的成本计划,承包商则以此成本计划为依据,伴随着工作进程适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一旦发现偏差,就按一定的标准筛选其差异,找出原因,实施纠偏,并明确纠偏的措施、时间、所需条件及负责人责任。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但发展缓慢,建国初期沿用当时苏联的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其特点是“三三性一静”,即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及工、料、机价格为静态,这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适用的,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因而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就显得极为迫切。 (一)历史沿革及现状 1、历史沿革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从发展过程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7年,是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制度建立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面临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工作,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引进了当时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概预算工作制度,确立了概预算在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地位,同时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修正办法、程序等作了规定。 第二阶段,1958-1966年,是概预算定额管理逐渐被削弱的阶段。由于受到“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造成全国工程量计量规则和定额项目在各地区不统一的现象。 第三阶段,19666-1976年,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遭到严重破坏的阶段。概预算和定额管理机构被撤销、“砸烂”,预算人员改行,大量基础资料被销毁,定额被说成是“管、卡、压”的工具,造成设计无概算、施工无预算、竣工无决算。 第四阶段,1970年-90年代初,是造价管理工作整顿和发展的时期.从1977年起,国家恢复重建造价管理机构,至1983年8月成立基本建设标准定额局,组织制定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及工作制度。1990年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从而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五阶段,从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的内在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传统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实际上是用来对工程造价实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遏制了竞争,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方面,一些项目建设标准水平定的过高,造成许多烂尾工程。在设备选用方面,有些单位大量引用国外进口设备,根本不考虑设备的可维修性、可靠性、地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导致成本增加。另外,一般建设单位比较关心大设计方案的美观性和实用功能,而很少过问设计方案经济上的合理性,以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设计变更,造成建设单位追加工程投资。   (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我国现行建设项目设计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表现为协调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由于目前客观上存在的专业壁垒,概预算人员大部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由于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给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也应控制在限额以内。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装潢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另外,招投标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经济行为,它给设计单位引入了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但在招投标中的片面性却正在阻碍这种市场作用的发挥,典型的问题是在评标中片面注意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将对设计方案的全面评估变成了单纯的“选美”,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随着施工过程的逐步铺开,造价失控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最终导致大幅度的修改设计。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我国目前采取计量与评价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跟踪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存在多头管理 就工程定额而言,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合同实施时,存在着大量的“阴阳合同”,致使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另外,有些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差,对合同、预算和有关规定不熟悉,不应签证的项目盲目签证,不能提供合同外支付的充足依据;有的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还有的签证单由承包商填写,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既不调查也不审核,不负责任地确认,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设法巧立名目,弄虚作假,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高估冒算,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将签证化整为零,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导致工程投资的超概现象严重。   (4)建设项目结算阶段   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只停留在预算上,致使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位,缺乏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较为薄弱,容易出现虚报工程量的问题,因为建筑工程量是编制工程决算的基础,工程量计算正确与否对工程决算数额大小影响极大。有些基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或由两个施工单位共同承建,这就存在混淆工期界限,交叉工程量重复计算的现象。有的由于设计变更,应该调整减少的工程量,在编制决算时不作调整,使工程量多计算。另外,由于监管不力,或是相关人才的缺乏,导致施工单位提高材料的价格标准,在施工时用低等级材料,结算时却套用高等级材料价格结算。而有些施工企业不按企业的资质等及建筑工程类别取费标准编制的竣工结算,往往又助推了工程造价的攀升。 (5)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总想包罗万象,却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定额越是追求全面,越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常会使人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另外我国现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预算定额消耗量和有关费用以及相应价格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编制的,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属于社会平均价格。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考价格,但不能充分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 3、应采取的措施 (1)工程前期的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   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能否合理定位和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深度与精度,以及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合理管理和控制。国内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是从投资决策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75%。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就是工程前期能否科学、合理、真实地进行造价管理。   A.加强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B.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C.抓好招标工作环节。 通过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要求在招投标中采用提供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清单 (2)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造价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技术、经济、法规及管理知识,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财务预算能力,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知识和施工经验,以及材料与机械施工技术等综合性的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工程量计算时不重不漏。同时,更要具备较强的敬业责任心和高尚的行业道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趋势多元化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批为项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对工程造价管理的高素质人员,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知识,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预算技术水平和素质。目前我国已对工程造价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的准入制度,并相继出台了有关具体的规定,工程造价人员应尽快提高素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3)工程施工阶段是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   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施工单位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组织施工,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   A.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   B.做好统计签证管理工作。   C.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招标投标应是工程预算竞争中有序的一种市场行为。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使得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避免和减少工程承、发包过程中行贿受贿等营私舞弊行为,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建设单位要根据工程招标固有特点和运行规律,合理地确定招标范围,选择理想的招标方式,详细分析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不可预见等因素,编制科学的标底或工程量清单,做好招标工作的价格计算和控制;采用合理的评标、定标的方法,优选中标单位,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以内。   (4)严格按标准设计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标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是进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依据。各类建设设计部门制定、执行相应的不同层次的设计标准规范,对于提高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工程造价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及时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反馈造价信息,必要时应会同工程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共同论证,做出合理地预算;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执行标准设计,可以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同样工程预算也要执行标准,按规范标准预算就可节约材料、降低建设投资;要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限额设计中的动态管理,实现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动态控制管理。 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5)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的飞跃。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通用的计价方法,是我国计价改革的突破口。它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具体措施。   (6)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