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

167阅读 | 6收藏 | 12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1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2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3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4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5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6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7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8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9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10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11页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过关练习(含答案).doc第12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2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像风温柔侵袭像雾无声伏击 上传于:2024-06-2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关练习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 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      等,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二、词语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畎亩: 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间: 筑: 管夷吾举于士 举: 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将: 任: 于: 是: 必先苦其心志 苦: 劳其筋骨 劳: 饿其体肤 饿: 空乏其身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拂: 乱: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动: 忍: 曾益其所不能 曾: 益: 人恒过 恒: 过: 然后能改 然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于: 衡: 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 色: 发: 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 则: 法家: 拂: 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则: 敌国: 然后知生于忧患 然后: 生: 于: 死于安乐 死: 三、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6.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 四、文意理解 1.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生活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 3.你认为文中列举的六个人在其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 4.文中有一过渡句 。 5.短文先从正面论述 ,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 )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 ,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 6.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7.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答: 8.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10.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11.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12.原文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不同见解。请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材料) 有些错误没机会改正 日前,48岁的喜剧演员牛振华因酒后驾车惨遭不幸。出事后牛振华的家属发表了情真意切的公开信:“一生谨慎的他犯了一次错误,而他惟一一次错误,却让他不再有改正的机会,也给我们造成终生的遗憾!”人们常说“不要怕犯错误”“不要怕“交学费”“吃一堑,长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这些话不能说不对,但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瞬间发生,没有纠正的机会。 五、课外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郑之鄙人学为盖(雨具)。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打水的用具)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2)鲜用盖者 鲜: (3)越有善农者 善: (4)三年皆涝 皆: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 译: ②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译: 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4.郑之鄙人最终一事无成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其母方织(正在) B.孟子辍然中止(……的样子)   C.其母引刀裂其织(拿来) D.以此戒之 (戒备) 2.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呼而问之 B.自是之后 C.左臂挂念珠倚之 D.具答之 3. 翻译: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译: 4. 本文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5. 你认为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关练习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性善、民本等,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词语解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被任用 畎亩:田地 于: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任用 间: 中间 筑:捣土用的杵 管夷吾举于士 举:被选拔,被任用 士:狱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将:将要 任:责任,使命 于:在 是:这样的 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使……受挨饿之苦 空乏其身 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使……不顺 拂:违背 乱:扰乱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用这些方法来 动:使……惊动 忍:通“韧”,“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增”,增加 益:增加 人恒过 恒:常常 过:犯过失,名词作动词用 然后能改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于:在 衡:通“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表现 色:脸色 发:显露,流露 喻:了解,明白 入则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