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语上第二单元课堂笔记名师梳理
5.七律·长征
一、生字词:
律(韵律 纪律) 崖(云崖 山崖) 渡(大渡河 渡江) 索(铁索 绳索)
五岭 逶迤 乌蒙 磅礴 泥丸 大渡 岷山 铁索寒 云崖暖 尽开颜
二、易错音:
云崖(yá) 逶迤(wēi) 磅(páng)礴(bó) 泥丸(wán) 岷(mín)山
三、字词解释:
只等闲:只看作平平常常的事。尽开颜:个个笑逐颜开。尽,全都。
磅礴:山势高大险峻。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四、课文赏读:
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分别是:(翻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 又写出了战士们的心理感受。 “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表现了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课后习题)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句意: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样,打在高耸人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剩的十三根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 , 令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这两句诗借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件事写出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战胜敌人后喜悦的心情。(课后习题)
五、拓展积累:
1.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也称二万五千里长征。
2.长征途中经历的三次重大战役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6.狼牙山五壮士
一、生字词:
寇(日寇 草寇 )副(副班长 一副)榴(手榴弹 石榴)弹(子弹 弹琴)
抡(抡起 抡刀) 贯(全神贯注贯通)棋(下棋 棋盘陀) 悬(悬崖 悬殊)
沸(沸腾 沸点) 涧(山涧 深涧) 雹(冰雹 雹子) 屹(屹立 )
悦(喜悦 悦耳) 迈(豪迈 迈步) 屈(屈服 坚强不屈)
日寇 奋战 险要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悬崖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攀登 居高临下 山涧 粉身碎骨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惊天动地 一副棋 抡起
二、易错音。
日寇 kòu 抡lūn起 屹yì立 磨盘mò 拧开盖子nǐng
三、易错字:
日寇—冠军 副部长—一幅画 抡起—抢夺
jiàn 山涧、实践、飞溅、饯别 fèi 沸腾、浪费、荒废、心肺
四、字词注释:
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使壮丽。 斩钉截铁: 斩:砍,砍掉 截:切断,切割。
昂首挺胸:昂:仰,抬起。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
全神贯注:贯:连贯,穿通。注:集中。走上绝路:绝,走不通,没有出路。
五、课文赏读: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五壮士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课后作业)
3.第二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关注人物群体“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这是“面”的描写;又关注每一位战士, 如“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很狠地打”,这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结合的好处:既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实,又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课后作业)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课后作业)
斩钉截铁比喻说话、办事果断坚决,明快利落。文中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了班长的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更加突出了班长的态度十分坚定。热血沸腾;情緒高涨。这里说明战士们的想法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表现了战士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5.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课后作业)
“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砸”,这些词语生动地再现了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五、拓展积累:
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赵一曼、王二小
2.爱国名言或古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开国大典
一、生字词:
政(政府 政治) 府(政府 学府) 宾(宾客 来宾) 盏(一盏灯 茶盏 )
栏(栏杆 木栏) 汇(汇集 词汇) 爆(爆发 爆炸) 宣(宣告 宣传)
阅(检阅 借阅) 制(制服 制造)坦(坦克 平坦 ) 距(距离 差距)
隆(隆冬 隆重) 射(发射 射击)
政府 外宾 汇集 预定 爆发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一盏 石栏 隆重 发射
二、易错字:
暴雨—爆炸 坦克—但是 隆:不要少写了中间的短横。
yuè 阅读、愉悦、跳跃、跨越 jù 距离、火炬、抗拒、根据
三、易错音:
瞻仰zhān 擎着qíng 灯盏zhǎn 隆重lóng 外宾bīn 聂荣臻niè
四、课文赏读:
1.《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 年 10月 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课后作业)
2.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课后作业)批注:这句话简单介绍了会场的设置与布局情况,衬托出现场的热烈、庄严。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课后作业)
批注:把人群比作海洋,把翻动的红旗比作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展现了一幅万民欢腾的喜庆、热烈的场面。4.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已心里的欢喜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