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三)(小学、幼儿园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两千多年前的( )。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2.美国的实用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主主义与教育》3.《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中的( )。A.基础性B.全民性C.未来性D.强迫性4.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D.自然环境5.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 )。A.6、7~11岁B.7、8~11岁C.9~11岁D.10~11岁6.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热爱学生B.热爱工作C.热爱劳动D.加强自身道德修养7.“素质教育”面向( )。A.少数“尖子生”B.全体学生C.少数后进生D.中等生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思维能力的培养B.实践能力的培养C.思想能力的培养D.创新能力的培养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技能B.发展学生智力C.培养学生品德D.关注个性发展10.(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环境D.教学手段
11.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2.( )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A.诊断性提问B.定向性提问C.引导性提问D.引发性提问13.下列不属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是( )。A.政治教育B.思想观点教育C.道德品质教育D.理想教育1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A.渗透和熏陶原则B.知和行统一原则C.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5.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情理交融说服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16.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集体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17.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形式是( )。A.提出集体奋斗目标B.选拔和培养班干部C.形成良好的班风D.组织主题班会18.影响学生最深刻、最广泛的教育力量是(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家长D.社会19.在小学,中队辅导员一般都由( )兼任。A.校长B.班主任C.科任教师D.班长20.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确定研究课题B.制订研究计划C.搜集事实材料D.撰写研究报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教育本身独有的基本特点。2.________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并主张既用脑又用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理论。3.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向是教育要________。4.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5.所谓教师的________,是指教师在教育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和特征。6.师生之间的心理交往关系,是受教育活动中师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并表现为________。7.形成学生________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8.________在构成智力的各要素中是核心要素,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9.________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10.________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11.________是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12.________是对上课的效果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评议,并且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13.培养学生具有________,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问题。14.________是人们根据一定道德需要,在感知、理解、评价客观事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15.________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16.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爱好和自愿,组织小组集体进行的活动形式是________。17.________是指班主任接一个新班,对学生家庭进行普遍性的访问,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长的职业、经济情况、生活环境)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同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和意见。18.________是少先队员的主要任务。19.________是由学校主办,组织家长参加学习和研究子女教育问题的学校。20.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是指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为什么要学教育学?2.简述教师法的内容。3.简述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4.简述新课程计划的特点。5.简述小学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四、论述题(10分)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它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D【解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赫尔巴特,《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昆体良。3.C【解析】未来性是由基础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现代的基础教育是在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培养新人,是为培养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人才奠定基础。4.C【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5.C【解析】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这一关键时期,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在9岁至11岁之间。6.A【解析】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7.B【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8.D【解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9.A【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10.A【解析】教学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11.B【解析】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发展思维能力,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12.C【解析】引导性提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或形成概念,掌握规律。13.D【解析】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几方面。14.D【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5.D【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16.D【解析】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17.D【解析1组织各种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中心形式,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1 8.B【解析】科任教师是影响学生最深刻、最广泛的教育力量。19.B【解析】在小学,中队辅导员—般都由班主任兼任。因为班主任与中队队员接触多,熟悉他们的情况。因此,便于结合队员的实际,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20.D【解析】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二、填空题1.培养人2.陶行知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遗传5.言表风度6.双向互动性7.创造美8.思维能力9.课程计划10.启发性11.启发式谈话12.评课13.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4.道德情感15.思想品德课16.课外活动17.常规家访18.学习19.家长学校20.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学教育学?答:(1)为了担负起新时期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产生学习必要性认识的前提。(2)为了探索教育儿童的奥秘,掌握教育的科学和艺术。(3)学习小学教育学教程的特殊功能。学好小学教育学教程,对于理解小学教师职业、热爱小学教师职业,对于认识小学教育规律、提高小学教育效果、进行教育改革,对于提高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及其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简述教师法的内容。答:教师法所含内容,大致分为如下几部分:(1)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