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流出的故事(含“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根据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创编生活故事。
2.把故事情节写完整,通过环境或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3.能产生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的兴趣,自主规划、阅读三本小说,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市滨海新区南益小学的司建丽老师,今天将和大家共同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和“快乐读书吧”。
(一)回顾课文,体会小说的文体特征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桥》《穷人》和《在柏林》这三篇小说都是虚构的,但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有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读起来比较吸引人。
以往的习作我们大多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今天的习作,却要求我们要创编故事。创编故事虽然也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为基础,但它不是现实生活的重现,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你打算如何完成这次的习作呢?
明确要求,选好创作方向
1.明确习作要求。
让我们先来阅读习作要求:首先,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其次,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最后,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出示截图,圈画“主要人物”“完整”“环境”“心理活动”)
2.回顾课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开始习作前,你可以回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桥》一文中,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直接刻画出老支书临危不乱,不徇私情的形象。还通过描写暴雨、洪水,借助突如其来的危机形势烘托出危难之时老支书临危不乱的形象,突显出他的人性光辉。
《穷人》一文中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形象。这是直接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除此之外,小说还刻画了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和温暖舒适的渔家小屋,既写出了渔夫一家生活窘迫,又烘托出桑娜勤劳能干的形象。这是用环境烘托了人物形象。
在故事情节上我们还发现,作者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冲突中突显人物形象,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
教师小结:通过类比,我们发现了本单元几篇小说的共同特点:对人物本身的细致刻画,以及通过环境描写、情节设置来突显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在故事发生、发展和结果中变得越来越饱满。同学们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也可以试着采用这样的方法。
3.阅读选材,巧妙构思故事情节。
教材中设计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请你来读一读,并思考,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第一组设计的是校园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淘气包”和雷厉风行的班长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情节。第二组设计的是发生在街头的爱心故事。第三组设计的是亲人间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对哪一组材料更感兴趣?材料中有哪些信息能引发你的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你也可以自己创设一组,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学生A:我对春日校园这一组材料最感兴趣,因为我们每天就生活在校园中,在张明和王寒冰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身边同学的影子,所以我猜测,他们可能是因为“折花”发生了冲突:张明“折花”——王寒冰批评张明——两人吵架——李军找两人谈话,两人和好如初。
这位同学选择了第一组材料,联系校园生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他围绕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列出了作文提纲,我们可以再想一想,如何让故事情节更吸引人?请你再读一读材料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如张明是一个“淘气包”,“折花”这一举动符合他的“常态印象”,但这一次张明却是拾起掉在地上的花朵被王寒冰误会;王寒冰是“雷厉风行的班长”,发现张明“折花”,一定会批评他,也许来不及听张明讲明缘由,在这过程中两人肯定会大吵一架,不欢而散,最后班主任李军老师出面调解,两个同学和好如初。
(出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来到校园里活动——期间张明冲回了班里,手里攥着一把丁香花——王寒冰误以为张明折花,上前呵斥——两人吵架,不欢而散——李军老师问明缘由教育两人,两人和好。)
在故事刚开始时,我们可以按照常人对主要人物的“常态印象”来设计情节,到情节发展环节,可以设置一点儿曲折或摩擦,从不同角度突出人物形象。这样,既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也尝试运用本单元所学,用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来表现人物。
(三)赏析片段,关注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
有两位同学都写了这个故事,以下是他们习作中的片段。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片段一:“叮铃铃!”轻快的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嬉笑着走出教室,“淘气包”张明飞奔到校园的花坛边——那可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刚到那,就看见保洁阿姨正在扫着满地的丁香花。“多漂亮的花啊!扫走了真可惜!”张明小声嘀咕着。围着丁香树转了两圈,张明弯腰捡起了一朵朵掉在地上的丁香花,他心想:“放在班里,一定很香,同学们肯定会非常喜欢!”
片段二:又到了丁香花开的季节,一簇簇小花挤挤挨挨地缀满枝头,莹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昨夜刚刚下过一场雨,不少花儿被打落在地上。“叮铃铃!”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响起,惊得枝头的丁香又飘落几朵,恬淡的香气充满校园。同学们嬉笑着走出教室,“淘气包”张明飞似地冲到了花坛旁——那可是他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地上,满是飘落的丁香花,这些漂亮的小花儿躺在雨水中显得那样娇嫩可怜,保洁阿姨正一下一下扫着这满地的丁香花。张明心想:“多漂亮的花啊!扫走了真可惜!”。他小心翼翼地围着丁香树转了两圈,生怕踩到脚下的小花。他蹲下身子捡起一朵,白色的花瓣如同蜻蜓舒展着薄翅,娇艳欲滴,放在鼻子旁边使劲一吸,一股淡淡的甜香便钻入心脾。再瞧瞧被阿姨的扫把扫过的地方,花瓣上被重重地划出一道道伤痕,小花和泥土和在一起成了皱巴巴的“泥球”,连那甜香也混入了泥土的气息……“放在班里,一定很香,同学们肯定会非常喜欢!”张明这样想着起身说道:“阿姨……”
同学们,读了两位同学的习作片段,你是否也和老师一样,更加喜欢第二个片段?片段二这位同学关注了故事发生的环境,雨后的丁香花掉落满地,就连平时的“淘气包”也被娇艳美丽的丁香花吸引,看见它们零落成泥也不免心疼,想要把满地的落花带回教室,和同学们分享香甜的气味。小作者还关注到了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细致描绘出张明被丁香花吸引,为丁香花心疼的过程,人物的一言一行合情合理,也为后文张明与王寒冰发生冲突做了铺垫,引发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
(四)设置情节冲突,吸引读者阅读
当张明和王寒冰见面时,两人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小作者继续写道:
片段三:张明捧着手里的丁香花,一路小跑回了班。刚进门,就被班长王寒冰喊住:“站住!张明,你手里拿的什么?”“你管不着!”张明回答道。王寒冰低头看见了张明满手的丁香花。“好啊,张明!你竟然折断校园里的花!”张明立即反驳:“我没有!你冤枉人!”
这是张明与王寒冰发生冲突的时刻,也是故事的高潮。小作者的笔下,两人虽然在言语上发生了冲突,却给读者意犹未尽的感觉。你能帮助他修改一下吗?
同学们,你可以联系身边的人进行“原型迁移”,想一想你身边有没有和张明相似的“小淘气包”、和王寒冰相似的“班长”呢?他们平时说话是什么样的?行事风格又是怎样的?
学生A:我觉得张明是个“淘气包”,说话可能不合常理,平时班长教育他的时候很多,这一次听到王寒冰喊他肯定是不耐烦地回答。我觉得这里可以修改为“‘管天管地,你管不着我!’张明头也不抬地就往班里走。”
学生B:我觉得王寒冰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可能会有一点武断。也许他和张明的对话中多次打断张明的话,不听解释,加深了两人的误会,两个人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学生C:我觉得张明被王寒冰误会后肯定是非常生气,可能是想解释但是班长又不听,心里非常着急,最后同学们都不相信他,肯定又会非常生气。我觉得可以在这里加入张明的神态和心理描写“张明拧眉瞪着王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