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标】
1. 掌握全文论辩结构。
2. 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3. 分析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寻找承递性语句,来理清全文思路。
【教学难点】
语言艺术。
分析第三段句子成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的40年时间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列宁在评价他们的友谊时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那么作为自己一生的挚友和战友永远离去,恩格斯会怀着什么心情来发表演讲呢?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
悼念——评价——悼念
2. 了解文体
这是一篇特殊的演讲稿,它是悼词。它在古代称为“诔辞”“哀辞”“祭文”“吊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