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如何开展文本研习?我的设想是要紧贴文本语言进行设计与教学,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素质提升为目标,在课堂上重视文本解读,重视语言活动,重视素养提升。这样做,不仅可以理解文本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好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把握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基于这一设想,本课的设计特色就是以“品”来贯穿整个课堂,让课堂飘满浓浓的语文味儿。从“品”题目到“品”句子,从“品”句子到“品”语段,从“品”语段到“品”文章,从“品”文章到拓展延伸至对人物的“品”评,并抓住时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契机,以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为拓展内容,引领学生追随伟人的足迹,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坚持不懈的奋斗。
一、教学目标
品读文本语言,理清文章思路,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贴近文本,揣摩语句,探究平时的语言中饱含的浓浓深情;
培养学生关注语言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探究恩格斯以“哀痛”为主体的复杂情感;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
体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