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互联网+”时代,教师改变自己是成功的起点
回首已经过去的 2015 年,中国教育的“热词”排名第一的
应该是“互联网+”。 仿佛一夜之间,教育借助于互联网产生的
在线课程,如优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平板学习、创客教
育等新兴模式像旋风一样席卷而来, 学校和教师已经从最初的被
动接触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参与、创建。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 “一块黑板+粉笔”的必将走向终
结,而师生交往的方式正在从过去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现实与
虚拟世界同步进行, 从以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
行; 学习的场地也从学校走向了家庭、社区、社会的角角落落。
这些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必然促使教育走进“互联网+” 的
思新时代。
不管愿不愿意、接不接受,“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
来! 我国广大教师群体需要迅速转变观念,以适应新时代教师角
色的转变。
原教育部部长吉贵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报告中讲到: 教育现
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 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
进展, 意味着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教育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教
育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从豆部长的讲话中,我们应该看到: 教育
现代化建设已经在国家层面被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不久的未
来,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必将成为现实.
有专家明确提出: “互联网+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
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放到互联网上。因为它不是一个物理变
化,而是化学变化,是产生了一个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的结
唯有改变习惯才能提高信息素养! 对于新生事物,尤其是对
自己不太熟悉、掌握得不好的技术,作为课堂的主宣者,教师往
往会有一种习惯性抵制; 而对于自己最部悉、掌握得最好、应用
时间最长的方式或者内容,却是一种习惯性的保护。在国外,有
专家建议,信息技术的投入应该把一半用于教师培训。的确,如
果不用大量的经费培训教师, 那些投入到硬件上的钱财就等于白
花了; 如果不能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即使配备了再先进的
硬件, 那些硬件也只能成为一种华丽的摆设一一虽然好看但是没
有“实用”。
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其中应该也包括教师对信息的认
识,对信息教育的认识,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亦包括信
息道德素养的提高。
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难。有资料显示: 现阶段,不少学校
缺乏信息化教育平台,缺少信息技术培训,尤其在农村等偏远落
后的地方,教师还不会使用信息化平台。部分学校信息化设施不
完善, 信息化资源不配套, 信息化平台不能用。可以负责任地说,
在中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