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诵读中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
的课题实验实施方案
下港乡上港明德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个人要求得灵魂的完美,品行的端正,风格的高尚、为人的正直,必须进行严格的自我修养,使“人”与我在自我完善的追求和实践锤炼中渐渐缩减距离,达到理想的合二为一的境界,这是人的自我“慎独”。小学生没有 “吾日三省吾身”的能力和意识,由此,修身教育就严峻地摆在学校面前。扭转当下精神缺席的状况,化解人类摒弃对自我的终极关怀而形成的与自然,与社会,与 “人”的冲突,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修身的引导、熏陶、教育责任。 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言论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令人神往不已。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么估价也不过分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趁年幼能强记之时,多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必将受益终生。 古人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真未泯之时,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所谓:先入为主是也。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我们能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藉由先哲的风范,薰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儿童,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苏东坡云:“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圣先贤常说:“经读千遍,其义自见。”孔老夫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编串书的绳子,断过三次,可见夫子用功之深。实践证明:读经的孩子绝不会变坏。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不管是学校德育还是家庭德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教育上的缺失。具体表现在: 1、学校德育过于简单化,流于形式,缺少现代少年儿童的气息和可操作性。从幼儿教育到学前班及小学低年级,学校的德育主要依赖于教材的要求,缺少了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特征,有的学校甚至把中国传统美德故事当作是老古董,认为孩子们听不懂。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过于生活常识化,特别缺乏用相关的祖国优良传统文化经典育德的配套诵读;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又过分的拔高了道德情操与爱国的内容,缺少具体实践操作性。从问卷中“你喜欢不喜欢上‘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这一项来看,低年级略好些,85%左右同学填“喜欢”,中高年级的仅50%的同学填“喜欢”,甚至还有一部分问卷上写着“我喜欢的老师都不讲,我不喜欢的内容,书上和老师拼命的讲”。 2、家庭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严重缺少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问卷中有74%学生回答,家庭对传统文化的传授基本没有,而90%以上的家庭有过英语教育、珠心算等教育;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事是应该的。现如今,西方文化对国人的负面影响也愈加明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弱化,是造成今天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要净化社会风气,从根本上改变德育现状,就必须做好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就必须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开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经历漫漫历史长河的洗涤,无疑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不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纽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伦理观念、行为规范、文字的表述方式、优秀的创新意识、善解人意的恕道,对于整个民族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世界中也有着不可名传的永久魅力。在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不同国家、地区、社会集团、社会阶层之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全球化与地区化、本土化出现了很复杂的互动。这就要求地区、本土必须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也就是传统经典所说的“和而不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的全球化进程主要由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参与,却又是由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因此,今天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面临着双重的困境,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迈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民族中的传统文化同现代的、普世性的价值与西方所持有的价值进行认真的区分,加以精心地研究,使之成为现代建设的精神资源。 作为地处吴中区城区的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学生接触的社会现象比较复杂。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比较优越,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较多,学生经受的诱惑也较多。这对学生的道德水准要求颇高。作为学校,如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准确定位我们的学校发展方向,激发学校的持续发展的生命活力;如何使我们的德育深入学生心灵,变成学生生命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人、成才,这些一直是我们反复探索的问题。我们试图在语文教学中,寻求最佳的切入点,通过经典诵读,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使学生变得更有修养。有鉴于此,我们拟以通过“在经典诵读中加强小学生修身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为切入点,开展学校的德育研究。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从课题的表述可以了解,本课题属于修身教育的研究领域,从修身的角度来说,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如下: ①修身教育在各个国家中均有提倡,只是提法不尽相同。在我国,修身之说儒家、道家、佛家均有研究,在国外,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思想家对此也有极高的研究造诣。 ②就现代修身教育而言,修身教育在新儒家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指出了修身是人成长的自身必须。而在其他国家,也有运用儒家道德思想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他们针对国家体制的不同和国家文化的差别,有选择地开展运用和创新修身教育。 我们这一课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资源来自于宝贵的精神遗产,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对于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经典诵读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清潮蘅塘退士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朝张学诚说:“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多数成功的学者在回忆早年所受到的教育时,都忘不了少儿饱读诗书所打下的坚实语言基础,如,鲁迅、巴金、郭沫若等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宇说,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侯,父亲教他背了几十首唐宋诗词,很多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很容易就学会了。季羡林、金庸、余秋雨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在“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的座谈会上一致认为:要抢救儿童的黄金时代,摒弃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要实施中华古诗文背诵工程,为加强古诗文背诵,许多学校都开展了这项活动。江泽民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总之,加强语言积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近两年在国内广为推广,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通过经典诵读,阅读文化、阅读精神,让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熏陶。使学生变得更有修养。故而我们认为本课题也应归属于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研究范畴。这个课题角度更新颖、更有价值。 三、课题界定和理论支撑 1、课题界定 养成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有了新发展,不仅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合作,推动以培养习惯为主的德育工作,而且还涉及到人的生命发展的根本问题,特别是生命的整体更新与发展问题。这里包括具有重大操作价值的阶梯式学习法,变不爱学为爱学、主动学,变不会学为自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用个性化的方式学习,按照新课标要求,把教师和学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我们所研究的养成教育是指在经典诵读中,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实施养成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示范、点拨、引导、管理、启发、关注学生思想观念的树立、行为习惯的养成、学识水平的提高、心理素养的发展、宽阔胸怀的形成等,目的是在主、客观的干预和潜移默化中提高以德性素质为核心的学生的整体素质。 2、理论支撑 “经典诵读”基本教育理念 每个人的十六岁以前是少年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少年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经典的熏陶,可以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孩子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他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经典诵读,就是通过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做人的根基。同时,在推广青少年儿童经典诵读中家长和教师也能提高自己的经典文化的素养,从而达到纯洁社会心灵、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主体教育论 柯尔伯格指出:“同教师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称作‘道德哲学家’。将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指的是能自发地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这说明个体的德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个体的主体特征,是个体主动地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活动可使个体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体主体发展的现实因素。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柯尔伯格、艾里克森等人研究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它揭示出道德认知与人的成熟过程相关,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主体自觉性和道德认知水平较低,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及学校课程教育教学促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完善其道德品质,实现他律向自律转化是我们学校修身教育校本化,特色化研究的理论支撑。 四、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