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

390阅读 | 13收藏 | 10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1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2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3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4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5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6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7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8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9页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doc第10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10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爬上你的窗 上传于:2024-06-23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教学设计: 学习之道《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1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 一、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文章,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鉴赏论证结构。 2.通过品味语言,描述作者对读书场景的描写,感受书籍带给人的审美感受。 3.通过对黑塞的读书观的分析,建构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至关重要的认识观。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结构,品味黑塞的读书观和王佐良对读书场景的感受。 了解随笔的相关知识,体会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语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的论证结构。品味课文语言,描述作者对读书场景的描写,感受书籍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 2.难点:建构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至关重要的认识观。 建构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至关重要的认识观;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三)课时安排 1-2课时。 (四)学习建议 参看学习提示:《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都是随笔,两位作者用灵活自由的笔触,记述了自己求学读书的生活与感悟。 黑塞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的意义。文章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黑塞对中国古代论著的感受,以及他关于修养不追求具体目的、流行读物不能取代经典等看法,都发人深思。找出文中关于读书与修养的名句,细加体味。 王佐良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那种氛围与乐趣,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对图书馆的礼赞,体现出作者对知识的崇敬,阅读时注意结合文中引用的莎士比亚戏剧台词加以体会,还可以练习自己的读书生活,思考阅读对人生的意义。 (五)课前研学 5.1预习作业 熟读《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自学课下注释,初步完成单元相关联系。 利用空余时间搜索与课文有关的作者、时代和文体信息。 5.2阅读指导 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随笔体灵活的特点。 5.3写作准备 学习随笔的写作特点。 5.4知识清单 根据课下注释自学本课字词、文体知识,并可以查阅赫尔曼·黑塞和王佐良的文学常识。 二、过程设计 1.知识支架 1.1训练内容:思维导图梳理结构 1.2活动情境:背景、任务、分工 背景——回顾读书经历。 任务——阅读与推荐。 分工——比较阅读。 1.3知识支架 随笔的文体知识,作者的文学常识,关于读书的名家文章(鲁迅《青年必读书》)。  2.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体验导入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   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博尔赫斯   联系生活,分享阅读体验。 回忆一次你的读书经历,讲述分享你的故事。   (二)活动一:文本研读之初读感受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都描述了作者读书求学的经历,如黑塞在祖父的巨大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感受“新世界”。请找找相关场景,说说这些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有过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提示:黑塞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对书籍内容的领悟来写自己对阅读的选择的。 在少年时代,黑塞先是把显得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因为这两部书的吸引,黑塞开始阅读之前几乎看不懂的书,如巴尔扎克的作品。又过了若干年,黑塞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阅读中国古典作品的译本,如“中国丛书”(《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还有中国的抒情诗和中国通俗小说。 而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1.地点:文华图书科学校图书馆“公书林”(详细描写)   环境: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读书:英文小说,斯蒂文生的书,英文杂志,《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 心情:愉快。     2.地点:清华图书馆   环境:红色外表、装饰华丽、面积很大,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读书:柏拉图《对话》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 心情:新世界,一片灿烂!     3.地点:英国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亨福莱公爵室   环境:建筑华美、照明差、中古僧修习的遗风犹存   读书:古籍 心情:不平静——心境豁然开朗     4.地点: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环境:建筑华美、气象万千(引用台词)   马克思常去的地方——侧写不同凡响 略写,侧外部结构   (三)活动二:思维导图建构文章结构 1.请用思维导图梳理两篇文章的结构 提示:《读书:目的和前提》的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明确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第二部分(3-5段)阐述读书的前提。 第三部分(6-7段)我的读书历程。 第四部分(第8段)总结全文,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和前提。   提示:《上图书馆》的结构 第一部分(1—3)引用名言,引出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8)回忆上图书馆之乐:中学阶段上“公书林”,大学阶段上清华图书馆 ,留学期间上包德林图书馆。 第三部分(9、10)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   2.《读书:目的和前提》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第1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第一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上,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无功利无目的。②在结构上,引出下文获得真正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读世界文学。   3.《读书:目的和前提》中,作者是怎样论述阅读经典作品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一问题的? 提示: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转而从反面论述,剖析一些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的现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阅读层次。   (四)活动三:文本探究之涵泳体味 1.黑塞倡导的是一种怎样的读书观? 提示:①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的罪过之一。(第四段) 作者认为:爱和生命的阅读,敬重知识,心的教养,读书者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像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第二段) 作者认为:要读杰作,特别是阅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   ③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吧!(第八段) 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次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第三段) 联系:能否在《上图书馆》中找到从兴趣出发去阅读的意义? 提示:4、5段(收获:学习了英文,保持了好奇心)   ④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第四段)   ⑤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象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第八段) 作者认为:要有正确的阅读的态度,要读杰作,怀着敬重之心、庄重之感,进行爱的阅读,要花力气、下功夫,认真对待。   2.黑塞为什么提倡研读世界文学? 提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研读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度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   3.为什么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提示: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那么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4.黑塞认为,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是什么? 目的:找到生活的意义。(2段) 前提: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个性或人格。(3、4段)   (五)活动四:质疑问难之比较阅读   1.黑塞在文中说他们“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王佐良也说“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这两处“消磨”的表达效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明确:黑塞在文中用“泡”“消磨”,指出当今世界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做法。他们宁可“挤出时间一星期去去泡6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也不会埋头苦读。这里的“消磨”是贬义词,指的是虚度时光。与作者观点对比。 王佐良也说“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这里是贬义褒用,突出在图书馆读书的充实和愉快。 2.黑塞文中最后一句“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王佐良文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台词也提到了“杰作”,有什么含义? 提示:黑塞文中最后一句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杰作的伟大的。 王佐良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义? 提示:赞颂人类,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六)活动五:小组合作之交流分享 1.请在两篇文中找一两句关于读书与修养、读书与生活的句子,细加体味,写下你的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2.黑塞提出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阅读,无兴趣的不读,但现在也有人提倡要跳出阅读舒适圈,这样才能提升思维,对此,你怎么看? 3.找找文中是否有你不认同的观点,请反驳并加以说明理由。 三、课后巩固 1.活动体验:去一次图书馆 (学校、社区或市里的),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可以小组内交流与尝试。 主题 1.图书馆的魅力与使用策略 2.当下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学习 方式 1.小组讨论 2.借助网络或书籍搜索他人建议 实践 1.记录下他人意见或感受 2.尝试结合他人经验和自身特点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