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上传于:2024-08-03
秋声赋教案总体设计教材概述秋声赋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散文代表作之一把此文与第一专题的经世济民板块作对比儒家传统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接着用多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然后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并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委婉地表露了自己的心绪在写法上本文把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教学时应以体味作者复杂的人生感悟为重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理解文本的主旨必须指出的是宋代正是儒释道三教此处仅指哲学思想与宗教无关融合的时期在独善其身时往往身上表现出道家的思想如文中的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即可表现出这一点这个在宋代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在传授时不须讳言思路方法设计思路首先要扫除阅读上的障碍作为一篇时文赋学生不借助工具书而想读懂它的确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本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旨挖掘文本中存在的语文因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进一步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探究刘禹锡同题文以及南宋末词人蒋捷声声慢秋声词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课件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遍做好背诵的准备课时安排课时三维目标学习作者描摹抽象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渲染环境气氛的技巧秋声赋是赋体散文语言简约抽象学生借助注释粗通其意通过分组讨论弄懂文章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在层次进而把握文本主旨最后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教学设计第课时导语设计情景导入教师板书愁何谓愁秋心为愁何谓秋心常人在秋天生发出的伤感情怀我们的祖先将秋与愁联结在一起并非偶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萧瑟肃杀的秋天常被视作具有隐喻意义的意象它象征着一种繁华的消逝和一种心绪的黯然这与中国古代文人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态有着某种自然的契合在描写秋天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伤感今天我们来看看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秋心吧诗词导入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古诗词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登高唐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雨霖铃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丑奴儿宋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描写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那么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天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他的秋声赋板书题目推进新课知识积累作家作品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基础积累字音悚然萧飒槁木砭人肌骨戕贼黟然实词释义悚然惊惧的样子淅沥萧飒细雨声风声明河银河有动于中内心有所触动中内心心中虚词释义悚然而听之表修饰地忽奔腾而砰湃表并列又初淅沥以萧飒表并列而文学常识赋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信息筛选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明确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夜读闻秋声童子所见欧阳子所感此为文章主体部分童子昏睡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梳理文言现象说明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将重要的文言现象标记出来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并做好笔记对于疑难词句可提交全班讨论教师巡视辅导答疑明确通假字忽奔腾而砰湃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古今异义如赴敌之兵兵古义军队今义士兵金铁皆鸣金铁古义兵器今义金属名词类活用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用作状语同在夜间春生秋实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文言句式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句自西南来充当声的后置定语者为标志赤壁之战中有人马烧溺死者等类似语句胡为而来哉胡哉疑问句式为什么呢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所以乃固定句式用来是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奈何固定句式为什么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不闻但闻听不见只听见在木兰辞中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等类似语句夫秋刑官也判断句标志夫也曹刿论战中有夫战勇气也等类似语句商伤也判断句标志也在梳理文言现象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两遍口译文章附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不禁悚然听着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整理文言现象第课时合作探究研读第一段思考清代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采用的什么写法明确21世纪教育网45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说明比喻修辞格的运用使描摹的事物具体可感在本段中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wwwdeareducom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地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小结这一段文字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令人悚然令人感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研读第二段思考第一段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去描摹秋声第二段是否写到秋声如果有那又是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明确第二段既有直接描写秋声的文字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也有间接描写秋声的文字作者在第二段前半部分分别从色容气意等四方面描绘秋之状这样写既是为后文直接状写秋声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是一种渲染烘托的手法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方法点拨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就是诗文中常用的烘托的手法如果说第二段前半部分是在写秋之状那么后半部分就是在议秋之心突出秋心的肃杀对于自然之秋的这种肃杀之气古人也有种种说法如礼记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称秋气为义气礼记云是肔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可见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与杀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作者列举了哪些跟秋有关的例子明确刑官兵象阴阳五行五声六律作者吸收前人的种种说法又运用骈偶句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这是宇宙生成的哲学思考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为下文进入本文主题起了铺垫作用在此可以联系课下注释说明一下秋与各类杀戮意向相对应的文学常识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写作手法呢明确夫秋至物过盛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戮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盛而当杀小结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研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语言来对欧阳修的感悟作一下概括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明确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小结第三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能力提升欧阳子对秋声的描述如此优秀千载以下此文仍在传诵即是明证可童子们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明确欧阳子是夜读有感发而为文而童子没有感觉是在欧阳子的指使下被动听秋情感基础不同欧阳子采用赋体来形容秋声童子没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积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础不同欧阳子历经沧桑而童子风华正茂人生感悟不同规律总结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你认为哪一种观点能够成立也可以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来谈一谈讨论三分钟然后告诉我你的观点和理由明确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欧阳修的生平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多年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岁时写成的秋声赋中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同时作者以无形的秋声作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采用赋的形式抒写秋感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实际上融入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深沉慨说明此为开放题只需言之有理即可分析鉴赏总结本文写作特色无形有形秋声为无形之物无形之象作者却能借秋之状自然之物描摹出其声化无形为有形自然人生生活社会由自然之声而及人生况味是本文另一特色附秋声赋集评赋每伤于俳俪如此又简峭又精练又径直又波折真是后学作文之点金神丹也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赋之变调别有文情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未归于人之忧劳自少至老犹物之受变自春而秋凛乎悲秋之意溢于言表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绝妙点缀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拓展探究一研读刘禹锡秋声赋并序试比较该篇赋与欧阳修之赋在立意与写法上的差异秋声赋并序刘禹锡相国中山公赋秋声以属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绝然皆得时行道之余兴犹有光阴之叹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百虫迎莫兮万叶吟秋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蔓趣寒螀之愁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惊绮疏之晓吹堕碧砌之凉月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远杵续兮何泠泠虚窗静兮空切切如吟如啸非竹非丝合自然之宫徵动终岁之别离废井苔合荒园露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伊伊则有安石风流巨源多可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犹复感阴虫之鸣轩叹凉叶之初堕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麽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鞴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明确较之欧阳修的秋声赋而言刘禹锡的秋声赋采用了骚体的形式语言工整用语清丽更近似传统的赋体从内容上看刘文也是从自然界虫鸣着手突出秋声之悲但作者并不苟同前人情思相反却吟出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麽并由此过渡到对个人遭遇的感慨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鞴而有情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表现出诗人年岁虽迈但仍思做伏枥之骥尽管力将痑兮足受绁作者犹奋迅于秋声之豪情二研读蒋捷声声慢秋声词找出其中所写的秋声理解该词表达的旨趣声声慢秋声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明确在蒋词中写到十种秋声豆雨声风声更声玉佩声檐底铃声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扣住上阕凄凉一片秋声来写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做官从这首词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对故人思念之情更有着亡国之痛课堂小结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但凡言秋之语诸多透露出悲伤忧郁之绪今天我们学习的秋声赋更多地透露出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心态即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这已然是难能可贵的了当然时代不同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逢秋便寂寥已然成为过去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金色的季节当我们付出辛勤的努力后我们必将迎来丰收的金秋作业设计阅读欧阳修散文的其他代表作并撰写读书笔记背诵全文板书设计角度特征主观感受秋声淅沥萧飒如风雨骤奔腾砰湃如波涛夜惊wwwdeareducom铮铮如军队夜行凄切悲凉秋状惨淡清明栗冽萧条丰草色变佳树叶脱肃杀寂寥资料选编秋声赋赏析德庸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和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代表作之一也是散文中的杰作作者用散文笔调通过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无形的秋声把秋天之变态百端的情状形象化地呈现出来秋声赋是一篇感情澎湃意境优美形象独特潇洒含蓄的抒情散文它突破了传统辞赋凝重板滞略无生气的面貌表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独创性下面我们对欧阳修秋声赋作一赏析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萧萧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它接触到物体上又发出如金铁相撞的wwwdeareducom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迅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作者用风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地形象地描绘了秋声状态用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接着作者引出与童子对话从浮想联翩又回到现实增强了艺术真实感作者对童子说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回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童子的回答质朴简明意境优美含蓄这里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对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作者在第一段通过悬念式的对声音的生动描绘点明了文章主题即秋声文章起始就写得脉络清晰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接着寻根溯源探究秋声所以形成的缘由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自答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声是秋天的声音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之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这种秋气是一种肃杀之气是让人速生冷颤之气它只要施展它的一点余威就会使繁茂蓊郁的绿色变色葱茏的佳木凋零这样通过秋声的描绘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绘秋何以有这样的威力会使人产生如此的感受呢接着作者又从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声进行了剖析和议论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古代用天地四时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故秋天是古代刑官行刑的季节在四季中又属阴冷的季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从五行来分秋属金由古代多以秋天治兵沙场秋点兵所以秋又有战争的象征这样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从自然界来看天地万物春天生长秋天结实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又以音乐为喻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秋属商又将五行和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属于商声商伤也悲伤之意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将乐律和历法联系起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夷则配七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则夷是删刈杀戮之意万物由繁荣到衰败则为自然之规律作者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产物人与自然社会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从个人出发体验感悟自然和社会这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接着作者仍然抓住秋声的主题通过无情的草木与万物中最有感情最有灵性的人的对比抒发议论作者认为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然损伤着人的身心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损耗精力更何况是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呢这样就容易朱颜易老乌发变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这是你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这就说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声之悲凉其根源不在秋声主要是当时作者面对国家和自己的处境而产生的忧思所致当时作者在政治上屡不得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因此心情郁闷这样的情绪和秋季气息正相统一触物伤情有感而发作者蓄积已久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没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唯有四壁的虫鸣与我一同叹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凉秋风呼号秋声凄切长夜漫漫虫声唧唧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此文把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熔为一炉浑然天成作者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迂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情感节制内敛语气轻重和谐节奏有张有弛语言清丽而富于韵律在这个秋气正浓的季节不妨打开秋声赋一方面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所带给你的艺术美感另一方细细品味秋之色之容之气之意体验自然和人生设计点评该设计方案最大的特色即在于对文本自身因素的挖掘与拓展上选用的刘禹锡和蒋捷两篇文章也与文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比较阅读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