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欣赏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融合与激发
【摘要】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素,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具有特殊意义。在音乐欣赏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手段方法步骤,不断地挖掘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体验
音乐是情感的对话和沟通,是最擅长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乃是情感的拓展、丰富和升华。情感是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并在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强烈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中一个最为突出、最为显著的特点,只有在情感体验中,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到音乐美及艺术美的含义,才能获得“比一切智慧及哲学更崇高的一种启示”(贝多芬语),继而进入到自由的精神境界。倘若音乐欣赏没有立体情感活动的积极配合,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音乐欣赏,也不能实现音乐艺术的特殊功能,音乐欣赏活动也就难以成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音乐欣赏教育中、融合与激发情感体验的特殊重要性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素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他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基础心理学理论认为,情感是主体对事物能否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心理素质决定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处世态度、处事方法和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否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就音乐欣赏教育而言,音乐欣赏与心理的协同策略主要是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同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宽容心理、进取心理、协作心理、柔韧心理、创造心理和同情心理等等,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协同发展,使他们学会处世与处事,学会做人。
音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音乐有序的运动。学生随着音乐的发展,始终保持注意力的指向性和稳定性,在音乐欣赏授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风格、旋律等 音乐要素,就必须促使学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心理反映过程,是对音乐这一现象的认识由表及里的心理反映过程。假如一个人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结构形式、技术手法、调式调性等方面的因素,而在亲感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就只能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他对音乐的美就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悟。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例如,当我们听到郑路、马洪业的《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样的乐曲时,自然会从这个弦乐器和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乐曲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病中吟》那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就会使我们心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当在钢琴上弹起了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因此,让学生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聆听音乐,再到分析、理解、评价音乐,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层次逐步提高,这无疑是音乐欣赏授课的主要任务。
2、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音乐欣赏教育中的情感体验是只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聆听 、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的教育实践。它既是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感情和作品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音乐欣赏教育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音乐欣赏教育缺了情感体验,便会毫无价值和意义。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这是人类所特有的。音乐欣赏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在主体目的性上的表现首先是感性的,是人类以其听觉感官为直接途径来具体实现的一种特殊感性活动。这时,它既不是认识活动的附属品,也不是认识目的的派生物,它首先体现的是人类的感性需要。也就是说,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使感性冲破现实存在的制约,以对象化的方式使接受主体上升到永恒的自由的境界中去,以审美的感性的方式去看待世界,把自我存在、自我感性生命以对象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确证自己为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在“物我同一”的对象性关系中通过静心观照获得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当然,情感体验不是最终结果,它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那就是接受者根据前一过程所获得与接受客体有关的知识经验,以理性的形式证实感受的正确性和体验的深刻性,进一步促进对音乐作品的感情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能曾进对人类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了解,受到教育,获得鼓舞,升华精神境界,这才是接受过程的最后完成。因此,音乐的接受过程从感性体验开始逐渐过度到理性参与,并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内在意蕴,以此引起愉悦,获得教化,得到鼓舞。
3、音乐欣赏过程 中的情感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具有特殊意义
在音乐的创造过程中,人们选择与人类各种情感、气质、心理状态类似的音响和节奏,来表达对自然、社会的感受和联想,这是一种不可穷尽的内在深层情绪的体验。而音乐欣赏则是对这种情绪体验的音乐象限的情感表现在欣赏音乐的整个过程中。一个人所产生的想象是与本人的感情和体验密切联系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操琴者的精彩表演做了详尽的描述 。诗中写道:“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用极其形象的比喻,写出他在欣赏乐曲时的感受。在听完演奏后作者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音乐的情感性引发了作者内心的强烈共鸣,印证了”音乐是最具有情感的艺术“(黑格尔语)。
音乐欣赏通过概括性的感情媒介来调动学生,这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主观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听了《十面埋伏》以后,就会想到战场上铁骑驰骋的大战场,会想到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的壮烈情景。
音乐欣赏教育中融合和激发情感体验的基本路径
音乐欣赏是从外部音响感知到想象、联想、情感共鸣和理解认识,从而积极调动欣赏者情感的过程。从教学层面而言,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中要尽可能运用有利于教学的一切手段、方法步骤,不断地挖掘和提高欣赏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在听觉感知中融合和激发音乐情感
音乐是声乐的艺术,发展音乐听觉也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座中泣下谁最多,将州司马青衫湿。”诗人白居易从音乐听觉上的审美欣赏进入音乐审美意识的深层次,“融化”于音乐情感体验之中。因此,听觉感知是融合和激发音乐情感的逻辑起点,当欣赏者具有了音乐的耳朵,就能领悟音乐语言要素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音乐欣赏教育中,除了让学生在听觉中对乐音长短、高低、强弱、音色进行大量具体感知外,还应选取古今中外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在分辨上述乐音特性的同时,力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