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烛之武退秦师素养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鉴赏文言文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课文预习案任务一一作者介绍左丘明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鲁国之附庸小邾国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二背景介绍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和好甚至在公元前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三文体介绍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于修辞的史学著作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以春秋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之作传因此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记事比春秋详细具体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为左传公羊传谷粱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四资料链接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中国古代纪年法我们现在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这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纪年方法它是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的在我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纪年方法一种是以封建皇朝的年份来纪年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年做皇帝这一年叫贞观元年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俭登基时年号为崇祯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干支纪年如甲午风云辛亥革命这里的甲午辛亥都是年份的名称是由干支纪年法而来的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叫天干又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即十二地支天干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其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正好年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六十甲子古人用这种方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一整体感知正音氾南佚之狐缒共其乏困阙秦杞子逢孙不知正音疏通词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记下难点疑点阅读全文概括每一节的主要内容第一段第一层开头秦军氾南第二层佚之狐许之第三层夜缒而出乃还第二段第一段第层秦晋围郑第层临危受命第层说退秦军第二段晋亦撤军二字词句导学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夫晋何厌之有通假字说悦知智共供厌餍古今异义东道主古义今义行李古义今义乏困古义今义夫人古义今义执事古义今义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执事古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解释下列加点字一词多义之唯君图之亦去之子犯请击之臣之壮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阙秦以利晋以乱易整以其无礼于晋其君知其难也共其乏困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失其所与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将焉取之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代词指秦军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代词郑国以介词因为介词拿连词来连词相当于而介词用其代词郑国不定代词那代词指使者代词指秦国表希望的语气助词还是代词自己的焉句末语气词可以不译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哪里指出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并解释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伯说与郑人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阙秦以利晋唯军图之越国以鄙远夜缒而出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立同盟名词活用为动词符合仁道动词使动使削弱名词使动使获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计划名词意动以为边邑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名词使动使成为边界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西边的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邻之厚君之薄也以乱易整不武夫晋何厌之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重点研讨一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授命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晓之以理烛之武腹有良谋成竹在胸二烛之武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三晋军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四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郑君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局部探究本文人物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提示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探究学习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伏笔与照应得当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烛之武退秦师赏析鲁僖公三十年前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烛之武退秦师见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前年鲁僖公三十年前此两年前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干钧一发之际郑臣烛之武仅凭口舌说服秦伯使秦转变对郑的态度化敌为友对晋以友为敌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突变呢关键在于烛之武所说的两点针对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灭郑于秦有害无益秦对郑鞭长莫及若以郑为东道主就为秦称霸提供了住食等种种方便更何况亡郑以陪邻这对秦有什么好处呢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晋有野心对此秦本有戒心烛之武列举了秦伯曾亲身领略过的事实再进行科学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晋是大敌烛之武用语不多对秦穆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并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本段记晋师撤离郑国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文章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这就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来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来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烛之武何以能退秦师除了秦晋联军内部矛盾等客观因素之外就其主观因素而言烛之武极为得体的语言艺术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三一语言学认为得体性原则是言语交际的最高原则是修辞活动中的最高最重要的原则所谓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材料对语言环境的适应度由于语言环境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即小语境上下文和语言外环境即大语境包括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心理语境得体性也就可以分为小语境的得体性和大语境的得体性在烛之武退秦师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烛之武凭借个人的言语行为解除了秦晋联军的威胁挽救了郑国灭亡的命运其中最主要的不是小语境的得体而主要是大语境的得体因此本文着重从大语境得体的角度来探讨烛之武何以退秦师的语言艺术具体来说就是从场景自我对象话题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场景任何言语交际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场景之中展开的构成场景的主要因素有时间空间交际双方的关系交际的方式和态度等根据不同的情形场景有不同的区分有正式场景有非正式场景有私密场景有公开场景有一对一场景有一对多场景多对多场景有友善场景有敌对场景烛之武与秦伯对话是在怎样的场景之中进行的呢首先它是敌对的场景秦晋联军大兵压境意欲彻底瓜分郑国因此代表郑国利益的烛之武与秦伯之间就不可能是友好的关系而是敌对的关系其次它与赵王和秦王之间的渑池会不同不是正式的公开的外交场景而是秘密的一对一的场景面对来势汹汹的秦晋联军郑国实在无法军事抵抗不得已只好借助烛之武个人的力量来挽救国家面对敌国国君秦伯烛之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瓦解秦晋联盟二是使秦伯主动撤军三是争取与秦伯结盟不论他的目的能否达到他都只能采取秘密行动这也是孤注一掷的行为非常危险因此这不仅决定了他的行为只能是夜缒而出也决定了他的交际方式和态度只能是委婉含蓄夜可以掩人耳目不被人注意尤其不可以被晋军察觉缒而出一方面固然说明郑国当时被彻底包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说明烛之武的行动极为机密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没有被包围他也不可能打开城门而去也只能是缒而出同样面对秦伯烛之武不可能像蔺相如那样血溅大王迫使秦王不得不屈服蔺相如之所以能够用那样强硬的口气与秦王针锋相对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廉颇率领着赵国的精兵陈列在国境线上随时迎战秦兵的进犯烛之武的背后没有郑国的一兵一卒他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毫无支援因此他只能采用极为委婉含蓄的语气与秦伯对话他一开始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此话至少有这么几个用意一承认事实缓和矛盾争取时机承认郑国即将灭亡的事实不仅可以避免与秦伯发生冲突进一步激起秦伯的野心与决心也能够让秦伯认识到他烛之武是个识时务者从而赢得秦伯的欣赏缓和了彼此的矛盾为进一步对话争取到有利的时机二诚恳谦卑表示效忠改善关系只要对秦国有好处郑国灭亡无关紧要只是给秦伯添了麻烦此话一出既表示了自己极为诚恳谦卑的态度也表示了自己对秦伯的效忠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与秦伯的关系拉近了与秦伯的距离三给予暗示引起反思烛之武对秦国的利益做出假设郑国灭亡之后秦国真的能够得利吗这其实是在暗示秦伯提醒他反思这次军事行动的目的以及重新评估郑国灭亡之后的形势二自我自我方面的得体就是话语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地位教养职业使命等等否则就是不得体烛之武当然明白自己的身份角色使命他知道郑国已经危在旦夕无路可退郑国的生死存亡就在于自己的口舌了因此在秦伯面前他既要对秦伯表示应有的诚恳和谦卑又要保持自己作为郑国使臣的尊严从某种程度上讲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也就等于保持了郑国的尊严也就意味着郑国的安全有了保障这就要求他既不能以哀求的语气祈求秦伯撤兵也不能以巴结的语气一味地奉承讨好秦伯他在表示诚恳谦卑的同时有效地暗示了秦伯他的暗示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他分析了秦国与郑国并非近邻的关系指出了秦伯的难处越国以鄙远秦伯的难处至少有二一是越国跨越别的国家借道别国采取军事行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保守秘密军事目的也就难以达到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后来发生的秦晋崤之战就是很好的证明二是鄙远即便秦国灭掉了郑国也不可能真的就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邑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管理这样所谓的鄙远就只能是替别人做嫁衣裳罢了对秦伯来说烛之武指出了自己的难处就意味着他对自己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抓住了自己的软肋也就很有可能找到对付自己的办法这样秦伯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对交际对象的认识和适应恰恰是保持自我和自我方面得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三对象自我与对象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对矛盾交际双方既要保持自我又要适应对方王希杰先生认为在交际活动中话语得体建立在对交际对象的充分认识之上而对交际对象的充分认识又在于把握他们的心理所谓知彼知己主要就是对对方心理世界的把握对烛之武来说要想解除郑国的危难首先就在于交际对象的选择上面对秦晋联军他为什么不选择晋文公而选择秦伯原因有两个一这次围攻郑国置郑国于死地的真正主谋是晋国而不是秦国因为郑国无礼于晋贰于楚二灭了郑国之后真正得利的是晋国而不是秦国因为本来郑国就是晋国的附属国与晋国距离也很近晋国很容易就能控制可以说秦伯灭郑国的决心远不如晋文公因此选择秦伯作为言语行为的对象就更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即便烛之武有再大的本事晋文公也是不会撤兵的也是一定要灭掉郑国的烛之武还认识到秦晋联军貌似强大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这当然建立在他对秦伯的心理世界的充分把握之上秦伯千里迢迢越国采取军事行动最担心的就是鄙远的目的无法实现针对这种担心烛之武明确指出邻之厚君之薄也灭掉郑国只能是晋国得利晋国的实力增强了反而对秦国不利这才是秦伯真正担心的而这种担心并非没有历史依据接下来烛之武就举了让秦伯耿耿于怀的历史事实以此说明尽管秦晋两国世代通婚但晋国并不可靠不能作为真正的盟友表面上答应的事情根本不能算数而且晋国强大之后必然损害秦国的利益这里烛之武紧紧抓住秦伯内心深处的忧虑分析了郑国灭亡之后秦国不但得不到丝毫的利益反而给自己增添更大的忧患因此在权衡了利弊得失之后是先消灭郑国还是先遏制晋国不让晋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秦伯自然就倾向于后者也就欣然接收了烛之武的舎郑以为东道主的建议不但打消了灭郑国的念头还与郑国结成了盟国在言语交际中话语自然要为交际对象服务烛之武的一番话替秦伯消除了内心的忧虑他的主张自然也就被秦伯欣然采纳这样烛之武的目的就达到了四话题不论什么样的言语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话题都是从一个话题出发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而展开的言语得体也就在于话题的选择要恰当必须是言语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这个道理越是敌对的双方关系越紧张话题的选择就越关键面对虎视眈眈一心要消灭郑国的秦伯烛之武该选择什么话题才恰当呢既然是秦晋围郑意欲消灭郑国瓜分郑国话题就得围绕秦晋围郑展开所以一开口烛之武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但是烛之武并没有把话题的重点引向自身他并没有恳求秦伯给自己一个好的安排他更没有乘机在秦伯面前抱怨郑伯他同样也没有恳求秦伯如何善待郑国的百姓总之他的话题并不在自身以及郑国上而是在秦国上所以他紧接着就把话题转到秦国能否得利上围绕是否有益于君是否对秦国有利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这种着眼于秦国未来着眼于秦国利弊得失的话语既消除了秦伯的忧虑也符合秦伯雄才大略的个性特征也正是秦伯所关心的问题所以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的话语才会引起秦伯的共鸣和警醒秦伯也就接纳了他的建议撤军回秦烛之武退秦师得体的语言艺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挽救了个人的性命更是挽救郑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