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库
登录
注册
2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

224阅读 | 10收藏 | 7页 | 打印 | 举报 | 认领 | 下载提示 | 分享:
2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5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6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案.doc第7页
福利来袭,限时免费在线编辑
转Pdf
right
1/7
right
下载我编辑的
下载原始文档
收藏 收藏
搜索
下载二维码
App功能展示
海量免费资源 海量免费资源
文档在线修改 文档在线修改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文字
限时免广告 限时免广告
多端同步存储 多端同步存储
格式轻松转换 格式轻松转换
用户头像
你不爱我 上传于:2024-06-20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前秦和淝水之战的相关内容。 2.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重点 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和知识,并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三个成语。先看“投鞭断流”,它用来形容军马众多,在特定语言环境下,也用来形容自恃自信。再来看“风声鹤唳”,它用来形容有一点风吹草动和声响,就惊恐慌乱起来。第三个成语是“草木皆兵”,它用来形容惊慌时疑神疑鬼。同学们知道吗?这三个成语都出自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发生在前秦与东晋两个政权之间的一场战争。那么,淝水之战的背景是什么?淝水之战中双方胜负如何?淝水之战对当时的南北双方都有哪些影响?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就会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看详细内容。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淝水之战 1.前秦统一北方。 (1)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 (2)提问:东晋建立时,北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 (3)提问:前秦是如何统一黄河流域的? 4世纪后期,氐族人苻坚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4)指导:关于淝水之战的过程及结果,我们过一会儿再讲,现在先看一下前面三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淝水之战的背景。 讲述:西晋末年大乱之际,西晋统治者中的许多人都考虑在江南预留退路。307年,东海王司马越安排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王导为谋主,镇建业。317年三月,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的消息传到建业,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称帝(晋元帝)。都建康(即建业,因避晋愍帝司马邺名讳),史称东晋。东晋建立后,由于内部矛盾重重,造成了政治不稳、无法全力北伐等严重后果。 在东晋建立时,北方陷入严重的混乱之中,从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120多年间,先后建立了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一共十六个,史称“十六国”。“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混战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前秦是351年建立起来的一个氐族政权。苻坚即位后,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严行法制、打击豪强、整顿吏治、奖励农耕、兴修水利等措施的实施,使前秦势力很快发展起来。到4世纪后半期,就统一了北方地区。 (5)过渡:前秦势力的壮大和北方地区的统一,使苻坚增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不听王猛临死时嘱咐他不要伐晋之言,于382年召集大臣廷议伐晋之事,不顾群臣反对开始大举伐晋,并与晋军在淝水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2.淝水之战。 (1)引导:刚才已经让同学们看了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大家对淝水之战的过程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再看这一目对于淝水之战进行描写的小字内容,概括出其中包含的成语。 里面包含两个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2)引导:下面请一位同学讲一下淝水之战的过程,帮助我们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3)引导: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答案一: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一退即溃。 答案二:苻坚骄傲轻敌,战前不认真准备。 答案三:东晋军队伍严整,勇敢善战;将领沉着冷静,调度有方。 (4)讲解: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全国的一次战争。综合当时各方面的情况看,统一的时机和条件显然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苻坚倾全国兵力,想一举吞灭东晋,从战略上说是错误的。苻坚对形势和双方力量的错误估计,以及指挥上的失误,造成了晋胜秦败的结局。且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一退即溃不成军,这说明前秦军心极度不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民族矛盾。因此,民族矛盾在前秦失败的原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5)过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讲述: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阶级社会。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383年,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硅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硅正式称帝,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北魏在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开始注意吸收汉族地主进入政权。上谷的张衮、清河的崔玄伯等著名汉族豪强成为拓跋硅的得力谋士。崔玄伯的儿子崔浩更是受宠一时。到拓跋焘即位后,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的支持下,制定了“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的治国大纲,并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北魏国力进一步增强。439年,北魏完全统一了北方地区。 (2)引导:在刚才的讲述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汉族地主在北魏的强大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与汉族地区接触也在不断加强,这一切都为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增添了新内容。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北方各族交往频繁,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得到了加强。那么,北魏孝文帝迁都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在他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得到加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详细内容。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①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②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①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一、北魏都城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二、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在于使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有巍峨的宫殿、华丽的屋宇、数以千计的佛教寺院。洛阳的人口达到50万左右。 (2)引导:我曾说过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使一种趋势加强,请同学们想一下,孝文帝迁都后,使什么趋势加强了? 使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加强了。 小结:因此,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除了使洛阳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外,还使原来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民族大融合趋势得到加强。 (3)引导:同学们,孝文帝迁都时是不是非常顺利?(不是) (4)提问:有哪些不利因素呢? 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 (5)引导: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再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旧贵族不愿离开平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答案一:平城是保守贵族的老巢,他们长期经营,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答案二:保守的鲜卑贵族反对改革,迁都洛阳、远离
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