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讽刺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朱光潜先生却赋予这个成语以特殊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
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