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达理通情——研读李清照《声声慢》词
师: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的学习任务是研读李清照的一首词——《声声慢》。对于李清照,同学们该不会陌生吧?
生:李清照,老相识,老朋友了!
师:哦?这位同学看来很了解李清照,很好啊!那请你帮助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李清照的生平,可以吗?
(生介绍略。)
师:哦!这位同学自称是李清照的老朋友,还真不是自夸!……是啊!她的前半生基本上算是幸运的,但她的后半生既遇国家破亡之难,又遭亲人早逝之痛。一个女子,在那样的社会里,无依无靠,风风雨雨,颠沛流离,尝尽人间之苦。这样的遭遇,必然反映到她的创作中。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她的词风有了很大的变化。是怎样的变化呢?
生:她早期的作品,生动活泼……
师:“生动活泼”,这个概括有点儿意思。能举个例子吗?
生(背诵,众和):“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这应该是她抒写少女时代生活片断的一首词。除了同学说的“生动活泼”,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可以怎么概括?
生:不用典故,有一种自然的情趣,没有阅读障碍,像白话诗。
师:说的真到位啊!明白如话,自然天成,这正是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特点就在于此。好啊!这是说的她早期的词。不是说词风变化吗?后期呢?晚期呢?谁来给大家说说?
生:后来,语言风格没有变化,是内容、情调发生了变化。经历了国家之难、家庭之难,她晚期的词,总有一种凄凉寂寞的味道……
师:凄凉寂寞——悲哀痛苦——能举例吗?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师(笑):这位同学说自己是李清照的老朋友,再一次得到证明!……看来不止一个人读过这首《声声慢》。那好,我们就来研读一下这首词——这可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啊,读过了,不一定都读通了。还是请大家先参考注解,自读一遍。有疑问处一会儿提出来讨论。
(众自读后,一生朗读。)
师:读音有不准确的地方吗?没有。好,读得字字准确。大家又读过了一遍,假如要找这首词中最重要的两句话,是哪两句呢?
生(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为什么是这两句?
生(众):概括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师:好好好,找得不错,解释得也不错。不是一个“愁”字能概括得了的,就是说还有更复杂、更深沉的情感在,都有哪些情感呢?我们不妨从头读来。先读前三句。
(生齐读)
师:连下14个叠字,这三句历来为人所称赞和欣赏。它好在哪里呢?
生:教材后面附了唐圭璋先生的分析,说得很到位。我来念念吧?
师:好啊!自告奋勇。请大家注意听,不要辜负了这位同学的劳动,更不要辜负了唐先生的高明见解。(生读后)读得不错啊!请问,词人在寻觅什么呀?
生:根据她的生平遭遇,这首词该是她丈夫去世之后写的,寻觅的该是自己的亲人、丈夫。
生:据我所知,李清照在逃难时带着大量的文物,包括书籍,她丈夫是著名的金石家。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文物被盗和遗失,所以她寻觅的对象也应包括心爱的文物。
师:补充得好。知人论世,根据作者的遭遇理解她的作品,思路好。可以这样解读吧?寻人人不在,寻物物已失,心中无定,如有所失;房栊寂静,空床无人;孤独苦况,愈难为怀:总言心情之悲伤!请大家再细细品读一下,要感觉其中的节奏、韵律,及节奏韵律中的情感。
(生自读,师范读。)
师:我问一句:这“寻寻觅觅”的行为,发生在一天的什么时候?早晨刚刚起来的时候,还是一天过去到晚上的时候?
生:没想过这样的问题。不过,词的后面说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应该是晚上吧。
师:他根据文本本身的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注意上下文联系的思路,这种思路应该说非常正确,值得发扬。不过,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同的版本,比如这本(展示叶嘉莹主编的《李清照词新释集评》),就是“晓来风急”。
生:这样看,还是“晓来”更合情理。都过了一天了,到晚上了,什么地方都早已找过看过了,找不到也该认了,接受了,还寻觅什么呀?
师:又是一种理解。
生:词的后面还说“到黄昏,点点滴滴”,看来还是“晓”字更合理。如果一开始就是“晚”,还怎么能说“到黄昏”呢?
师:这位同学也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好。我也倾向于用“晓”字。梁启超先生曾有过一段批语(屏幕显示):“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生:那教材为什么用“晚”字?
生(众):本本不同,传抄错误……
师:这位同学的质问不是没有道理,教材就那么写的,那是一大帮专家搞的,难道还会错吗?不过,专家确实也会犯错误。应该是传抄错误吧。据说是明代一个叫杨慎——慎重的慎——造成的。看来还是不够慎重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再去探究。我们再往下读这首词。请同学读下面五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犹豫)风急。”
师:就读成“晓”好了。如果说前三句是总写心情的悲苦,那么接下来这五句就是具体的展开了。前三句我们不妨概括为“寻觅无果,凄惨忧伤”(板书)。这五句可以怎么概括——也用八个字吧。大家研究一下,再起来发表意见。
生:“乍暖还寒,淡酒无用。”
生:“淡酒无用”不够意思,改为“淡酒风急”。
生:“乍暖还寒,风急酒淡。”(板书)
师:把“淡酒风急”改为“风急酒淡”,好啊!好在哪里?
生(众):对称了……
生:把“淡酒”改为“酒淡”,是主谓结构,正好与“风急”相对;先说“风急”,再说“酒淡”,转折的意思强烈。风急,就冷啊,得喝点高度酒才暖和;可是喝的是淡酒,不能抵御风寒。外面冷,也正是心里冷。
师:分析得太到位啦!谁说学习语法没用?主谓结构啊,转折关系啊,不都是语法吗?好,这是经验,值得大家记取。他最后的一句分析也好:外面冷,也正是心里冷!
生:那为什么只喝淡酒,不喝烈性酒?
师:(在生沉默片刻后)问得好!这位同学发现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里有一点常识需要介绍一下:古人常常晚上喝酒至于沉醉——李清照大概也如此借酒消愁吧——早晨起来喝一点淡酒,起“解醒”的作用,就是现在说的“解酒”,所以不能再喝烈性酒了。淡酒难以抵御急风,心里冷,连体肤之苦都无法解除。再往下读。
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伤心的时候,又有鸿雁飞过,就更伤心了。
师:“就更伤心了”,说得不错。为什么呢?
生:鸿雁传书啊!这次没有书信传来,自己有信也无处投送了,所以伤心。
生:过去传过书信吗?我觉得这是说,又到秋天了,一年又快过去了,感叹年华流逝。
师:有道理。南宋词人朱敦儒说:“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生:词人特别强调是“旧时相识”,有今昔对比的意思:鸿雁归来的日子和旧时一样,自由地南来北往,自己却失去故国,失去亲人,有人不如雁的感慨。
师:精彩,分析得太精彩了!还有什么见解?鸿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大家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读,集思广益,理解得更深入。我们也用八个字概括这句的内容。(“窗前闻雁,惊心失落。”板书,过程略。)上片结束,解读下片。请读前三句。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损”,是个副词,表示程度的严重,要注意。那么这“憔悴”的是人还是花?
生:是花吧?花都枯萎了,没什么可摘的了。
师:看来底气不足啊。请好好想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
生:我也认为是说花,满地堆积了,花都枯萎成一堆了。
师:根据“堆积”的说法,判断是花的憔悴。思路有道理。不过,堆积,不一定是枯萎。形容花草树木的茂盛葱茏,也可以说“堆积”。杜牧《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第次开。”范仲淹《苏幕遮》词:“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仲殊《定风波》:“南徐好,溪上百花堆。”……不要受“堆积”一词的束缚。
生:那就是指人吧。
师:要说出根据。想想这花是什么花?这种花什么时候凋谢枯萎?
生:我知道了。这里说的是黄花,就是菊花。菊花耐寒,这时候还没到凋谢的时候。
生:乍暖还寒,是刚入秋的时节。
生:后面有一个有力的证据,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子还没凋落呢,菊花是不会枯萎的。
师:很聪明啊!那就是说,这“憔悴”的是人,是词人自己。那这一句用白话表达该怎么说呢?
生:满地的黄花开得正繁盛,可是我已经憔悴不堪,哪有什么心情去摘花呀?
生:女为悦己者容,丈夫不在了,就没心情打扮了。
师:应该是这样。堪,可以,能够。谁还能够去摘花呢?连摘花簪戴的心情都没有了,懒得动弹了,人憔悴了,也自甘憔悴了。形容一下这样的心情?
……
(北京十二中高中部 100071)
诊断意见
在这节课上,执教者很好地运用了“评价”这一手段,达到了“疏导”与“激励”的目的。“疏导”与“激励”,在评价的话语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过,为了目标集中,我们还是分别加以分析。
疏导的作用,不仅仅是保障课堂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要把学习者引导到科学的思路上去,让他们认识文本的规律,并符合规律地进行阅读思考。比如:在“晚来风急”还是“早来风急”教学环节,学生认定“寻寻觅觅”是发生在“晚上”的行为并以词中“晚来风急”为根据后,教师虽然不赞成其结论,但仍然肯定地说:“他根据文本本身的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注意上下文联系的思路,这种思路应该说非常正确,值得发扬。”在学生根据“到黄昏”句得出用“晓”字更为合理的结论后,教师又立即肯定:“这位同学也是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好。”这样的评价,都重在思路的引导,其价值超越了对具体问题的研讨,具有普适的意义。再如:
师:……前三句我们不妨概括为“寻觅无果,凄惨忧伤”(板书)。这五句可以怎么概括——也用八个字吧。大家研究一下,再起来发表意见。
生:乍暖还寒,淡酒